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立中兴大学

台灣的國立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中興大學map
Remove ads

国立中兴大学(简称兴大、NCHU),是一所校本部位于台湾台中市南区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起源自台湾总督府创办的农林专门学校台北帝国大学设立后并入为附属农林专门部,而后于1943年独立设校并迁址台中。中兴大学以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兽医学生命科学转译医学材料科学生医工程生物科技绿色科技等研究领域见长,校友共有7位中央研究院院士,皆为生命科学组。[7]兴大目前共有12个学院与兴大附农兴大附中两所附属中学。

事实速览 国立中兴大学, 校训 ...

近年与台中荣民总医院彰化师范大学中国医药大学等机构合作,2022年学士后医学系设立,为台湾中部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系。兴大医学院并未设置教学医院而采用美国哈佛医学院模式与邻近医院合作培养医学人才。[8]兴大也与台中市政府合作,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推动数位文化、智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9]

Remove ads

校史

台湾省政府的所在地中兴新村相同,“中兴”之名意谓反攻大陆(重演中国历代中兴)的国家愿景。同时,与当时也是省立大学的成大并列,即可组成“中兴成功”的造句。兴大亦为台湾本土创校历史次久的高等教育学校。

Thumb
台湾总督府农林专门学校校舍(今国立台湾大学行政大楼

公馆时期(1919-1943)

国立中兴大学前身“台北高农”于日治时期成立,系台湾总督府为培养当地农业技术人才而设立的高等学校之一。1919年,台湾总督府农林专门学校成立,设有农业科和林业科。1922年,新教育令实施后更名为台湾总督府高等农林学校,1927年再更名为台北高等农林学校。1928年(昭和3年、民国17年),该校转交给台北帝国大学,并更名为“台北帝国大学附属农林专门部”。1943年(民国32年),迁至台中并独立设校。[10]

台北高农的公馆校地成为台北帝大发展之校地。1928年,台北帝大创校初期的地图显示了台北高农校园的轮廓。高农校舍主要位于校区南侧,与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农业部(以下简称农业部)的校舍透过一条中轴道路相连。这段时期,台北高农与总督府农业部的关系紧密,校舍与农业部的地缘关系密切,部分校舍甚至兴建在农业部的用地上。高农经常借用农业部的空间作为教学和典礼场所。

今日台大校园中,第一行政大楼、农化系实验室、矶永吉纪念室等建筑,皆为台北高农时期的遗存。当时主要的四栋教学行政建筑分别是本馆(1926年落成)、农学教室(1925年落成)、林学教室(1923年落成)及化学教室(1924年落成),这些建筑以南北走向的廊道串连。本馆和化学教室即为今日的第一行政大楼及农化系实验室。高农时期,校园南北侧种植了蒲葵树列,至今仍在台大农化系实验室南侧、农业综合馆及共同教学馆之间保存。除了少数移植外,其馀树龄皆超过90年。第一会议室和物理系液态氮机室虽在台北帝大时期才完工,但早在帝大成立之前已预定兴建,并保持了高农时期的建筑风格。

Remove ads

台中顶桥仔时期(1943-1950)

在1943年4月1日(昭和18年),台北帝国大学的附属农林专门部正式分出,改制为“台湾总督府台中高等农林学校”。由于校舍尚未准备妥当,该校暂时借用台北原校舍上课。同年10月1日,学校迁至台中市南郊外约二公里处的顶桥子头(即现今校址),并改名为“台湾总督府台中农林专门学校”。

在1944年4月1日(昭和19年),学校再次改制为“台湾总督府台中农林专门学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农林专业教育中的地位。1945年二战结束,11月30日举行闭校仪式;12月1日更名为台湾省立台中农业专科学校。到1946年9月1日(民国35年),学校升格为“台湾省立农学院”,周进三先生被任命为首任院长。此时,学校设立了农艺学系、森林学系和农业化学系,并拥有一个农场及三个演习林。此外,学校订定每年12月1日为校庆纪念日,以纪念学校的创立和发展历程。[11]

台中农学院到省立兴大(1950-1971)

1950年,学校接收林务局第三模范林场(今惠荪林场)及其办公室,成立台湾省立农学院实验林管理处,并于1954年迁回校本部。1956年,成立植物学系和化学系;1958年,成立畜牧兽医学系;1960年,植物病虫害学系改制为植物病理学系和昆虫学系。同年,行政院核定以台中农学院为基础筹设大学,考虑校名为台中大学、中正大学或中兴大学。[11]

1961年,台湾省立农学院(台中)与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台北)合并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标志著中兴大学校名的开始,新设应用数学系和土木工程学系,并成立理工学院。1964年,理工学院成立机械工程学系,同年新设水土保持学系。1968年,成立夜间部,新设历史系、外文系及文学院。1969年,农业化学系扩编为土壤科学系。

中兴大学得名于中华民国政府预计反攻大陆后,台湾省政府迁回台北,中兴新村用地拨给中兴大学。当时,教育部计划将政治大学合并法商学院,台湾省教育厅为保持掌控,将法商学院与台中农学院合并为中兴大学。合并后,中央研究院院士林致平博士担任首任校长。[11]

1950年代,国立台湾大学、省立师范学院(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前身)、省立农学院(兴大前身)、省立工学院(国立成功大学前身)并称为台湾高等教育四大学府。

Remove ads

国立中兴大学时期(1971至今)

1971年7月1日,台湾省议会提议将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升格并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但未能成功。同年,中兴大学改隶教育部,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兴大学”。1974年,畜牧兽医学系分为兽医学系及畜牧学系,开始独立招生。1976年,理工学院成立环境工程学系。1980年,农学院成立家畜医院。1987年,理工学院成立物理学系。1988年,理工学院分设为“理学院”及“工学院”,理学院包含化学系、植物学系、应用数学系及物理学系;工学院包含环境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及土木工程学系。[11]

1990年,理学院成立分子生物研究所。1994年,理学院成立动物科学系,由理学院的植物学系、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及动物学系合并设立“生命科学院”,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成立博士班。1995年3月,台中校总区和台北法商学院的学生会各自成立。同年,家畜医院更名为兽医教学医院。1997年,台中夜间部转型为台中进修部,台北校区夜间部也转型为台北进修部,隔年成立推广教育中心。1999年,成立“兽医学院”,这是全国首创且组织最完整的兽医学院。[11]

1999年9月21日,台湾本岛发生芮氏规模7.3级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县集集镇,全台死亡人数超过两千人,中兴大学台中校区也受到严重损害。

Remove ads

2000-2020年发展

2000年,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改制为国立台北大学,同年台中校区的校本部增设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2002年,隶属生命科学院的植物学系、动物学系整合成生命科学系所。同年8月1日,进修部与推广教育中心合并成为进修推广部,并由教学单位转型为行政单位。

2005年,教育部提出兴大与国立台中教育大学整合发展计画,期望将两校合并以达到教育资源重新平均分配的目的。然而,由于中教大的强烈反对以及对合并后校名的异议,计画最终失败。同年,国立中兴大学入选教育部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五年五百亿)。2008年,兴大再次入选该计画的第二阶段,并与中科合组中科产学训协会。同年5月,国立中兴大学中科校区落成启用。[11]

2010年9月,进修推广部转型更名为创新产业推广学院。2011年8月1日,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更名为管理学院,并增设法政学院。同年,国立中兴大学在顶尖计画第二期(2011-2015)中获得教育部3亿元经费补助。2011年8月1日,李德财博士继任中兴大学第十四任校长。

2014年2月1日,国立中兴大学合并国立台中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国立大里高级中学,改制为国立中兴大学附属台中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国立中兴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创下国内大专院校首次同时拥有高级职业学校和高级中学的纪录。2015年,由于校门已于1983年搬至兴大路,原校址(国光路250号)不易找到校门,行政会议通过增编“兴大路145号”为正门门牌,并作为预设通讯地址。[11]

2017年,拆除旧校门的蒋中正铜像,改为已故校长汤惠荪铜像,原基座的中华民国国徽改为兴大校训。成立“推动学校午餐专案办公室”,创新产业推广学院更名为“创新产业暨国际学院”。2018年4月10日,成立全国首座植物教学医院,变更校徽及校本部内之路名。8月1日,“电机资讯学院”正式成立。

Remove ads

2020年以后发展

2020年7月,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透露国立中兴大学有意在南投中兴新村设立分校。10月7日,成立“国立中兴大学中兴新村校区筹备处”,副校长黄振文担任主任,教授蔡冈廷担任执行长。11月20日,兴大向教育部申请设置学士后医学系,预计将医学院设于南投中兴新村,但校方优先考量校内现址。

2021年1月,向行政院递件规划设立国立中兴大学南投中兴新村校区,总面积62.5公顷。同年8月1日,正式成立“数据与人工智慧专业学院”。11月8日,国立中兴大学加入“台湾国立大学系统”(NUST),与11所国立大学整合资源。2022年2月,教育部核准设立学士后医学系,首年招收23名公费生。资讯科学与工程学系改名为“资讯工程学系”,并增设循环经济学院。9月,南投校区启用,循环经济研究学院率先进驻,未来将成立数据与人工智慧专业学院、环境设计与气候变迁专业学院及法律专业学院。11月,成立国立中兴大学复兴校区筹备处。[11]

2023年7月,宣布“中兴大学复兴校区智慧医疗园区BOT案”招商,计划投资逾新台币50亿元(预计2024年8月动工,2028年完工营运);8月1日,中兴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包括学士后医学系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博士学位学程,并与台中荣民总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童综合医院及秀传医疗体系合作,提供专业临床训练。9月13日,南投校区正式启用,循环经济研究学院揭牌,标志著中兴新村南核心大学城的首部曲。[11]同年12月9日,与资讯工业策进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台湾智慧机械与制造大联盟”。

2024年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签约成姊妹校。[12]

Remove ads

学校象征

校徽

Thumb
1971-2019年使用的校徽
Thumb
2019年启用的新版校徽

初始设计源自1971年的公开征稿,2019后以提升辨识度的名义调整[13]

校旗

初始设计源自1972年的公开征稿,经校方审查后采用[14]

校训

兴大的校训为“诚、朴、精、勤”。

诚者,忠信无伪,真实无欺之谓也。
朴者,质实无华,真率不伪之谓也。
精者,精诚专一,精进不已之谓也。
勤者,奋勉努力,不惰不匮之谓也。

校树及校花

2012年四月至六月,宿舍委员会特别举行了票选校树校花活动,选出代表兴大精神与凝聚向心力的校树及校花。

历任校长

更多信息 日治时期, 校名 ...

校园与设施

台中校本部

Thumb
中兴大学校本部航照图

位于台中市南区兴大路145号。1943年4月1日,台湾总督府台中高等农林学校脱离台北帝国大学独立,同年10月1日,迁往台中南郊顶桥仔头设校,现今此校地位置,为中兴大学校本部,占地53.15公顷。

南投校区

Thumb
中兴新村南核心,为中兴大学南投校区

位于南投县南投市中兴新村,占地82.18公顷。规划循环经济研究学院、法律专业学院、数据与人工智慧专业学院、国际学院、教务处、学务处、总务处、国际事务处、计资中心、环安中心、林管处、植物园、昆虫博物馆、学生体育活动区、学人宿舍、国际学舍、健康医疗长照园区等[15][16][17]

复兴校区

  • 智慧医疗园区包含附设医院、医学教学研究大楼、智慧医疗创新大楼、精准健康大楼[18][19]

组织

国立中兴大学的组织编制中包含1名校长及4名副校长,组织中有16个行政单位、17个教学研究单位及2个附属学校。

行政组织包含教务处、学生事务处、总务处、研究发展处、国际事务处、图书馆、计算机及资讯网路中心、秘书室、艺术中心、人事室、主计室、体育室 、师资培育中心、环境保护暨安全卫生中心、产学研链结中心、校友中心。

教学研究单位包含文学院、农业暨自然资源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院、兽医学院、管理学院、法政学院、电机资讯学院、医学院创新产业暨国 际学院、生物科技发展中心、前瞻理工科技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农产品验证中心、校级学位学程、循环经济研究学院。

附属学校包含国立中兴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国立中兴大学附属台中高级农业职业学校[20]

学生会

国立中兴大学学生会成立于1995年,为代表全校学生的学生自治组织,于兴大注册的学生均为兴大学生会的当然会员。兴大学生会采三权分立的架构,设有“行政中心”、“学生代表大会”、“学生法院”,分别对应行政、立法、司法权。行政中心由学生会会长领导,下设有秘书处、新闻部、财务部、外务部、学会部、社团部、活动部、生活部、学生权益部等部门及选务委员会。学生代表大会由学生代表组成,互选议长主持议事,下设有各委员会。学生法院则由学生法官组成,其中一人为学生法院主席[21]

大学排名

补助金额

中兴大学执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计画连年绩优并获增额补助,2020年起获补助经费稳居全国第五(前五名依序为台大、成大、阳明交大、清大、兴大)。[22]

校际交流

EMBA商管联盟

兴大与中央、中山、政大、交大、成大、清大、台科大、中正共 9 校所组成的EMBA商管联盟,打破校际限制,混合分组,期望以跨校研讨的方式,让各校EMBA学生充分联谊与学习。混合分组除让知识学习上能更加完整外,从北到南的串连网路,让学生跨越了校际、地理限制,扩大人脉知识网,同时增加同业或异业结合交流的机会[23]

台湾欧洲联盟中心

2009年6月,欧洲联盟选定兴大在内的7所台湾高等教育学府联合组成“台湾欧洲联盟中心”,第一期4年共补助110万欧元,规划用于各校开设欧盟研究课程、欧盟相关研讨会、奖学金等。中心要职分属4所核心成员大学(台大、政大、辅大、兴大)[24]

大学系统

正兴城湾杯

城湾杯是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两校之间的校际竞赛,类似“梅竹赛”。城湾杯名称是经由两校学生过投票,选出中山大学学生吴昆庭的命名方案所确定的。“城”代表成大,取名台南府“城”,又与“成”大谐音;“湾”意指中山的西子“湾”。“城湾杯”以西元纪年,偶数年为成大主办,奇数年则是中山主办,2006年为首届。2009年,因应兴大加入第二年,第四届的比赛改名为“兴城湾杯”。2011年纳入国立中正大学的参与,更名为“正兴城湾杯”。[25]

校园媒体

兴新闻

报导中兴大学的校园新闻,由兴大秘书室媒体公关中心负责编辑。

鹿鸣文化资产中心

前身为文学院于2008年4月创刊的鹿鸣电子报。2008年10月创立的兴大梦工厂于2009年7月更名为鹿鸣电影工作坊。2010年3月相继成立的鹿鸣电视台。2010年7月,前文学院林富士院长集结电子报、电影工作坊及电视台,正式创立“鹿鸣文化资产中心”。[26] 目前除了辅助校内影视相关课程教学外,并持续承接校内各单位活动委托,透过影像记录校园生活。

鹿鸣电子报

2008年由前文学院林富士院长所创办,是提供给学生实习的电子月刊。除特聘的实习记者外,并开放创作专区供自由投稿。特约采访稿每期订定主题,以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做深度报导。发行旨在透过实务操作,提升学生沟通表达、文字创造、电脑及设备操作、问题解决,及摄影实作能力。自2011年8月起改为双月刊,已于2013年暂时停刊。

兴大人物志

自2013年起,由秘书室委托制作,透过影音专题记录校内不同领域优秀教师的故事及贡献。

校友资格

国立中兴大学校友总会组织章程[27],校友资格包含:
(一)国立中兴大学毕业者
(二)前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前台湾省立农学院、前台湾省立法商学院毕业者
(三)前台湾农林专门学校、前台湾高等农林学校、前台北帝大农林专门部、前台中高等农林学校、前台湾省立台中农业专科学校、前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前台湾省立行政专修班毕业者
(四)任教中兴大学者。[28]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