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东农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東農場map
Remove ads

23°07′10.0″N 121°12′39.5″E

事实速览 台东农场, 曾用名 ...

台东农场中华民国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辖下的营利事业机构,辖区涵盖花莲县的花莲分场、台东县的池上场本部、知本分场,以及东河休闲农庄等,两县市总辖区面积3千馀公顷,目前以土地活化管理、观光事业、及生产农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池上场本部设有办公中心、生产工厂、育苗区等,并有自强园、标本园、喷水池花园等造景,素有“池上公园”之称[1]

Remove ads

沿革

1950至1960年代间,中华民国政府实行国军官兵精简政策,为安置大量退除役官兵,逐利用政府拨用之荒地进行开垦,于1954年3月1日台东县境内兵工垦区及部队公田土地计890馀公顷,成立“台东大同合作农场”,隶属于国防部辖下总政治部第9组(农垦组)[2],当时屯垦区范围包含池上乡、东河乡都兰成功镇八里、台东市,以及知本美和地区等,农场编制上设立直属中队,职员43人、场员360人[3]

1954年12月1日台东大同合作农场改隶属于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辖下,并更名为“池上大同合作农场”。1961年2月1日池上大同合作农场改隶台湾省政府合作事业管理处,1963年4月1日再度拨回给退辅会。同年6月起开始接收台湾省政府东部土地开发处拨交之大南垦区,并分设知本、大南2个辅导区,下辖55个生产小组,同年11月再扩充安置增加5个生产小组。1955年3月1日退辅会于鹿野乡成立“鹿野大同合作农场”[4]。1961年2月1日池上大同合作农场接管鹿野大同合作农场,并精简组织成立鹿野分场管理[3][4]。1964年8月20日台东农场知本分场成立[2]

1965年1月1日池上大同合作农场全衔更名为“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台东合作农场”,并在隔年7月于关山镇成立关山、礼农2个自立垦区,安置自谋生活军士官兵200户,全场合计142个生产小组,安置容量为3,200人[3]。1966年8月东河合作农场成立。1969年2月知本分场奉命升格独立为“知本农场”,原属台东农场的东河辅导区都兰3个庄、八里3个庄、美和1个庄、马兰3个庄、台东1个庄,合计11个庄,割并知本农场接管[2]

1969年10月1日台东合作农场改名为“台东农场”并沿用至今。同时修正组织编制,下辖3个辅导区,75个农庄,2个个别农垦及2个自力垦区。1971年12月为扩大场员耕地面积,改善生活,奉准实施土地增配计画,缩减场员编制为1,075人,编馀土地每一场员增配40%。1972年2月1日接管东河乡东河农场成立“东河分场”,1978年4月东河分场组织编制精简[3]

1978年台东农场辖有花莲县玉里富里、台东县池上、关山海端、东河等7个乡镇的7个垦区,含代管国有林班地的2,302公顷,总土地面积4,915公顷,已开发可利用面积2,718公顷,业务内容为一般农作、果树、蚕桑、畜牧、鱼殖等多项经营[3]

原隶属于玉里荣民医院忠义分院的“长良实验农场”,于1983年10月1日划分给台东农场,并同源城、大禹、以及台东县的池上辅导区辖管东竹垦区单独成立“长良分场”。1987年底退辅会宣布自1988年元月起停止农业安置,并对安置农场满10年之自任耕作场员实施农地放领,直至2001年底放领办法废止前,台东农场共计放领1,587户,土地面积1,782馀公顷(含原知本农场及花莲农场)[3]

1998年年7月1日“知本农场”组织恢复,并合并到台东农场中成立“知本分场”,下辖兴都、马兰、知本、美和、大武等5个垦区;至此台东农场其下设有鹿野、东河、长良、知本4个分场及1个池上辅导区。2000年7月,因应组织精简调整,裁撤鹿野、东河、长良等三个分场。2013年11月1日再度配合组织改造,整并“花莲农场”成立“花莲分场”,经管面积自2,242馀公顷增加为3,667馀公顷[3]

Remove ads

组织架构

  • 场长室
  • 副场长室
  • 产销辅导组
  • 观光行政组
  • 主计室

[5]

历任场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7]

事业发展

有机农业

台东农场于2008年起配合中央政府推动“爱台十二建设”中的东部“养生农业与观光发展方案”,规划利用花莲县玉里镇长良永安段、台东县池上乡牧野段、鹿野乡永安段,以及台东射马干段等四区土地为有机农业专区。并协调行政院农委会经济部水利署于2009及2010年投资新台币5,000万元改善有机农业区内的老旧农水路改善[3]

目前台东农场辖下的有机农业专区已有长良辖区151.31公顷、池上辖区8.82公顷、花莲永安专区151.31公顷、知本分场辖区74.64公顷,以及花莲分场辖区44.38公顷,有机农业总面积共357.42公顷,成为全台最大有机农业推广单位[3]

蚕桑事业

台东农场蚕桑事业首先于1967年于东河乡东河合作农场开始辅导场员种植蚕桑,并于1969年于关山耕区设立示范桑园。1971年台东农场于池上乡成立蚕种繁殖场,并响应中央政府加速农村建设计画,于1973年5月开发池上地区50公顷旱地种植蚕桑。并由退辅会与台东县的兴业食品公司合作成立欣欣蚕业公司,自日本进口蚕丝机设立东部蚕业生产专业区,与池上蚕丝加工厂[3]

1976年再度从日本引进机械养蚕设备,自此台东农场拥有繁殖桑苗、种桑养蚕、蚕种繁殖及蚕丝织绸等一贯作业生产线,成为东部最大规模的蚕业生产专业区。台东农场蚕桑事业于1979年至1985年间为生产事业最高峰,尔后于1989年因应经济型态改变,蚕桑事业急转而下,退辅会决议将蚕桑生产线授予日商结束台东农场蚕桑业务[3]

观光休憩

台东农场目前设有池上荣民会馆、东河休闲农庄,以及合并花莲农场后的寿丰荣民会馆,提供参访之荣誉国民及民众住宿服务[2]。1999年1月台东农场鉴于长良分场位处花东纵谷中段,又位于东部进入玉山国家公园之主要入口处,逐提出利用长良分场兴建长良休闲渡假中心之构想[3]

2000年12月完长良休闲渡假中心民间参与投资建设先期计画完成初步规划,园区内主要划分成出入口区、文化及国际主题村、会员渡假村、运动休闲区等四大区域,并打算对外招商。2001年9月急2002年8月台东农场针对长良度假中心开发案召开两次说明会,却因受当时大环境经济不佳影响,业者对于大型游憩区开发意向渐于保守,最后在2002年9月台东农场宣告放弃计画,转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协助解除列管长良度假中心用地[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