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与世纪同行

北韓前領導人金日成的自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與世紀同行
Remove ads

金日成回忆录:与世纪同行》(朝鲜语:세기와 더불어世紀와 더불어 Segi wa tŏburŏ */?)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韩)的缔造者兼国家主席金日成自传,于1992年写成,分为8卷出版;当中第7至第8卷是金日成的遗作,在他死后出版。全书复述了金氏自出生至朝鲜独立斗争时期的生平经历[2]

事实速览 与世纪同行, 作者 ...
事实速览 谚文, 汉字 ...

这本书在北韩文学英语North Korean literature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它的内容是否可信是一大疑问,但是人们还是认为这本书对日治时期后期的朝鲜历史作出了有价值的观察。由于这本书是关于北韩的一手文献、且在西方广泛流传,所以从事北韩研究英语North Korean studies的学者都会把它视为重要文献,不过西方学者同时也对书中历史叙述的真伪进行考证,并对它的历史价值作出评价。另外,黄长烨脱北者质疑这本书不是金日成的亲笔著作,而是由专业作家写成的书籍。

Remove ads

编写背景及历史

金日成曾在1960年代之前鼓励他的革命战友出版自己的回忆录,而乙支文德姜邯赞李舜臣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也曾经是北韩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人物。不过此后这种书目便消失了,而金日成的儿子兼未来接班人金正日也意图借着控制提及到金日成的著作和夸大金氏家族的革命业绩来加强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3]。就这一点而言,《与世纪同行》有效取代了另一本书《抗日游击队员回忆录》,成为当地一本重要的宣传书籍[4]

金日成在1974年宣布会撰写自己的回忆录[5]。他说过本来自己没怎么想过要写一本回忆录,直至他的儿子金正日接任朝鲜劳动党组织指导部部长之后,他才可以抽出更多时间,专心写作。金日成也提到以前曾经有文艺界人士和外国政治家鼓励他写回忆录[6]。《与世纪同行》在1992年(金氏去世前2年)写成,当时金日成已经80岁[7]。虽然按照本来的计划,这本书要分为五部写成,全书30卷90章,不过在金日成死前,全书只有第一部〈抗日革命〉的首6卷已经完成并出版,另外两卷则在他死后出版[5][8][9]

Remove ads

影响金日成意识形态的人和事

回忆录显示金日成受共产主义基督教儒学天道教和其他各式各样的传统影响。虽然金日成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长老教会家庭出生,不过他在回忆录里面只是对家人的信仰轻描淡写。[10]。他在青年时期对由朝鲜哲学家崔济愚创立,受天主教传教士影响,反西方、反日本的天道教很是着迷,并在回忆录当中花了大篇幅讲述天道教。天道教也是朝鲜同期其他揉合宗教和民族主义的新兴宗教的蓝本[11]。金日成形容自己受到发动东学党起义,源自朝鲜本土,相信人人平等、认为天存在于人人心中的天道教吸引[10][11]

回忆录披露1928年金日成就读私立毓文中学期间,他的语文老师是曾在毓文中学教书6个月的中国作家、史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尚钺,这段经历是少年金日成唯一一次从正规教育认识文学和美学的机会,也可能对他的文学和美学根底带来最关键的影响。尚钺给金日成介绍了《红楼梦》等中国文学名著,也介绍了一些俄罗斯文学名著,例如由马克西姆·高尔基著作的《母亲英语The Mother (Gorky novel)》和《仇敌俄语Враги (пьеса)》,还鼓励金日成成为“无产阶级作家”。金日成也在校外开始接触约瑟夫·史太林的著作[10]

这本回忆录也揭示了金日成的宗教知识和关于艺术和文学经典的学识对主体思想的影响[10]。根据韩国天道教会一位人员的解释,主体思想与天道教相似,因为两种思想都认为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虽然金氏早年受到多种宗教的影响,但是他不赞成宗教信仰,并要求人民以一种近乎宗教的形式对他效忠,以及遵守军国主义的规条——朝鲜人在生活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6][7]。金氏在《与世纪同行》的前言中写道:“‘以民为天’,把人民群众视如上天,这是我一贯的主张和座右铭。相信人民群众,把他们视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这一主体思想的原理,是我最崇尚的政治信仰,是激励我为人民,贡献一生的生活纲领。[12]:xxxii

Remove ads

卷目

更多信息 #, 书名 ...

发行

《与世纪同行》第1至第6卷于金日成在世时出版,第7和第8卷则在他死后出版[9]。全书后来录入《金日成著作集》(全50卷)[21]和《金日成全集》(全100卷)[22][23]。北韩制三池渊平板电脑的用户也可以使用电子图书馆功能,阅读《与世纪同行》(全8卷)和《金日成著作集》(包括《与世纪同行》前18章)[24]

根据北韩官方的记载,在1994年至2014年期间,《与世纪同行》一书已翻译成20种语言,在约170个国家出版发行[25]。中译本共有两种,一是朝鲜外文出版社翻译的版本,在1994年至1998年期间出版,二是郑万兴翻译的版本,全套四册,在1994年至2001年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6]日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德文阿拉伯文译本也由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27]

反响

国家亡了,人和山河都不会安宁。⋯⋯最先认识这种道理的人,叫先觉者;卧薪尝胆,努力改变国家悲惨命运的人,叫爱国者;自己变成一团火,照亮人们看到真理,唤起千百万人民去推翻不合理的旧社会的人,叫革命者。
出自《与世纪同行1》第一章〈笼罩着悲惨命运的国家〉的第一节〈我的家庭〉[12]
Thumb
少年金日成(摄于1926年,出自书中插图[12]:xx

《与世纪同行》深受欢迎,在北韩的社会文化体系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边厢,西方学者则对回忆录里叙述的事件是否真实进行集中研究,并对把《与世纪同行》当作历史文献参考的价值作出评判。《与世纪同行》随处可见的现象也被指出和金日成的个人崇拜有所关联[28]

在北韩的普及程度

虽然《与世纪同行》具有政治色彩,书中的内容也要按照官方政治路线来编写,但是本书确实受到北韩人的欢迎。脱北者金在永(音译)回忆道,虽然本书的主题深受意识形态影响,不过他小时候还是一页一页的读下去,读得津津有味,而且对金日成第一任妻子金正淑的故事特别有兴趣[29]。原北韩宣传官员、脱北者张振成在他的著作《亲爱的领袖:我逃离北韩的经历》(Dear Leader: My Escape from North Korea)中忆述他向另一个脱北者吹嘘的经历,当时他说他朋友的“祖父母是主要的抗日斗士,教科书提到了他们,金日成自己的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也提到了他们”,希望令对方留下深刻印象[30]。另一位脱北者,前北韩高官黄长烨则说,这本书的内容和革命电影如出一辙,所以读者读起来会感到非常愉快[31]

南韩政府的查禁

和其他在北韩出版的印刷品一样,这本书也被南韩当局查禁,禁止南韩民众阅览[32]。根据韩国最高法院2011年的判决,《与世纪同行》为“利敌表现物”。 因此,没有“特殊资料(朝鲜文献)处理许可证”的普通人持有或流通《与世纪同行》的话,有违反《国家保安法》的危险[33]。2016年,蔚山大学一名教授被法院判处六个月监禁(缓刑1年),因其要求学生阅读并对《与世纪同行》进行评论[34]

2021年4月,民族厢房出版社在韩国以原版全套8本的形式原封不动地在韩国出版发售,引发极大争议[35]。4月23日,韩国书店巨头教保文库表示,为使读者免于触犯《国家保安法》,将停止销售该书[36][37]。随后,Yes 24、阿拉丁、Interpark等其他韩国书店也停售该书。[38] 对此,朝鲜官方媒体谴责韩国政府阻碍金日成回忆录出版和传播[39]。民间团体“法治和自由民主主义连带”(NPK)等认为,如果销售和发行这套美化金日成一家、被《国家安全法》认定为利敌表现物的书籍,将侵犯大韩民国宪法规定的人类尊严和人格权,因此向法院申请禁止销售和分发金日成的回忆录《与世纪同行》的临时禁令。但法院以“书籍的内容并没有直接针对申请人”,“仅以相当于通敌表现物为由,很难认为该事件侵害了申请人的人格权”为由,驳回了申请。[40]

Remove ads

对其历史性和作者身份的评论

《与世纪同行》是少数关于北韩,且在西方广泛流传一手文献之一,因此从事北韩研究英语North Korean studies的学者都把本书视为重要文献[2]。然而,学者们都质疑书中对史事的描述是否准确。首尔北韩研究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硕士费奥多尔·捷尔季茨基(Фёдор Тертицкий)认为《与世纪同行》为了迎合北韩的意识形态观点而罔顾事实,捏造历史事件[41],例如本书根据官方的说法复述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白头山出生的事迹,而西方世界普遍怀疑这个说法[42]。黄长烨说《与世纪同行》是“伪造历史的杰作”[3]。然而,记者布拉德利·K·马丁(Bradley K. Martin)等人指出《与世纪同行》对金氏生平的描述要比1990年代之前出版的官方文献更符合史实。虽然金日成对其童年生涯的描述无法予以验证,不过金氏对自己在青年时期参与抗日运动的回忆要比其他同期人物的说法更可信,例如书中没有否认金氏童年时期与教会的联系,也没有否认金氏于1931年加入非本地的中国共产党[31]

黄长烨说《与世纪同行》的作者不是金日成自己,而是专业作家和记者[3]。他们可能是革命电影的编剧,任务是把回忆录的内容写得好像电影情节一样[31]。张振成表示,回忆录的作者都是“4·15文学创作团”的小说家,而该“头等”组织专门为金日成家族服务[30],黄长烨则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是党史研究所的职工[3]。金正日可能指导了回忆录的编撰过程[43]。当时身为劳动党高官的黄长烨反对在金日成身后出版回忆录补编,因为他觉得回忆录已出版的卷次已经“过于耐人寻味,不像是真实的”。他也反对北韩重写日本投降后的历史,因为这段时期的史事更容易查证,而且北韩奉行历史修正主义可能会激怒其外交盟友[3]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