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尔谷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尔谷㹴(英语:Airedale Terrier,常简称为“艾尔谷”),又称为“宾利㹴”(Bingley Terrier)、“沃特赛德㹴”(Waterside Terrier),是一种起源于英格兰约克郡艾尔河河谷(dale)的㹴犬品种。[1] 由于它是所有㹴犬品种中体型最大者,因此传统上被称为“㹴犬之王”。艾尔谷㹴由旧英国黑棕㹴犬与水獭猎犬以及其他可能的㹴犬混种培育而来,并对其他犬种(如约克夏㹴)有育种贡献。
最初被培育为多用途狩猎犬与农场工作犬,后来也曾在英国担任军犬、导盲犬与警犬。在美国,该犬种被用来狩猎大型猎物、山地鸟类与水鸟,并从事各类工作。
Remove ads
描述


艾尔谷㹴是英国㹴犬中体型最大的品种。理想体重约为19—25千克(42—55磅),肩高公犬约58—61厘米(23—24英寸),母犬略小。[2] 美国养犬俱乐部标准则稍微偏小。北美地区有时能见到体重高达55千克(121磅)的特大型艾尔谷㹴,这类犬常被称为“乌兰犬”(Oorang)或“罗斯福㹴”,因源自20世纪初美国俄亥俄州乌兰犬舍。[3]
它们有中长的黑棕色被毛,上层为粗硬毛,下层为柔软底毛。艾尔谷㹴精力充沛而警觉,“不具攻击性但无所畏惧”。[2] 特大型“乌兰型”艾尔谷曾被用于狩猎大型猎物或作为护卫犬,但通常在犬展评比中表现不佳,也更容易罹患犬髋关节发育不良。
如同许多㹴犬,艾尔谷㹴的被毛属于“破毛”(Broken),粗硬且带钢丝状质感。外层毛硬挺,底毛柔软。太卷或太软的被毛均属不理想。 有时被称为低过敏原犬种,但研究显示其致敏原水平与其他犬种并无显著差异。[4]
有底毛的艾尔谷通常需要以“手工拔毛”方式整理。大多数艾尔谷需要每 6 至 8 周修剪或拔毛一次,因为它们不会自然脱毛。
正统毛色为黑色马鞍状,搭配棕色头部、耳朵与四肢;或深灰杂黑色马鞍。也有不标准的黑色或红色艾尔谷,但较少见。

传统上尾巴蓬松、长且直立。在欧洲大部分国家与澳洲,除非出于健康理由,否则禁止截尾。因此有些犬只出现类似尖尾犬的尾型。但依照育种选择,未来尾型预期会回归标准的高位微弯尾。
在世界其他地区,艾尔谷的尾巴通常会在出生后五天内截断,但这并非品种标准。美国养犬俱乐部标准规定尾根应高,尾巴应自然翘起但不可卷于背上。
艾尔谷体重通常约 50–80 磅,能兼顾灵活与威吓作用。部分繁殖者育成的“乌兰艾尔谷”体重可达 80–120 磅。[5]
艾尔谷可作为工作犬与猎犬。它们具有部分牧羊犬特质,会追逐牲畜。若缺乏训练,可能造成牲畜困扰。
如同多数㹴犬,艾尔谷被培育为独立狩猎犬,因此聪明、独立、坚毅,有时顽固,但也非常忠诚。若经过适当训练,它们能与小孩、猫和其他小动物和睦相处。
亚伯特·佩森·特亨曾形容艾尔谷㹴:
“在艾尔河矿坑附近,各群矿工都力求培养出能打败、能超越对方的犬。它们以斗犬比拼力量、勇气与智慧。逐渐地,一种强健、勇敢、聪明且优雅的犬被育成——最早真正的艾尔谷㹴。 它迅速、强悍、优雅、聪慧,是理想的伙伴与守护者……对主人是挚爱的伙伴,对入侵者则如同毁灭性的闪电。”
在史丹利·柯伦的《犬的智商》排名中,艾尔谷㹴位居第37名,属于高于平均水准的工作犬。
健康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该犬种的平均寿命为12年,相较之下,纯种犬为12.7年,混种犬为12年。[6]
在2004年英国养犬俱乐部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死因为癌症(39.5%)、老年(14%)、泌尿系统疾病(9%)、以及心脏疾病(7%)。[7] 在2000–2001年间美国与加拿大的健康调查中,最常见的死因分别为癌症(38%)、泌尿系统疾病(17%)、老年(12%)、以及心脏疾病(6%)。[8]
一项针对北美教学医院的研究显示,有6.22%的艾尔谷梗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而整体平均则为3.52%。[9]
历史

Airedale,是位于约克郡西区的一处山谷(dale),以流经该地的艾尔河(River Aire)命名,也是该犬种的发源地。19世纪中期,当地的工人阶级以英国粗毛黑棕梗犬为基础,配合水獭猎犬与其他犬种进行繁育,最终培育出艾尔谷梗。1886年,英国养犬俱乐部正式承认该犬种。
1864年,它们首次在由艾尔谷农业协会举办的冠军犬展上展出。当时被归类于不同名称,包括粗毛梗、Bingley 梗以及 Waterside 梗。1879年,爱好者决定统一名称为“艾尔谷梗”,并于1886年获英国养犬俱乐部承认。

19世纪80年代,艾尔谷梗首次被引进至北美洲。第一只抵达美国的名为“Bruce”,它于1881年抵达后便在纽约的犬展中赢得梗犬组冠军。

该品种的奠基犬被认为是“CH Master Briar”(1897–1906)。它的两个后代“Crompton Marvel”和“Monarch”也对犬种发展有重要贡献。[10]
加拿大最早的注册记录则见于1888–1889年的犬籍录。
1910年,美国艾尔谷梗俱乐部(ATCA)设立了“艾尔谷杯”作为永久奖杯,并延续至今。此奖杯如今安置于木制基座上,上面刻有历届在全国专属展览中获得“最佳犬种”头衔的犬只名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艾尔谷梗被广泛用于为前线士兵传递信息和运送邮件。它们也被红十字会用来搜寻战场上的伤兵。有许多故事描述艾尔谷梗即使身受重伤也成功送达讯息。一只名为“Jack”的艾尔谷梗,冒著敌军猛烈火力奔跑半英里送达讯息,尽管它下颚被打断、一条腿粉碎,但仍成功抵达,完成任务后当场倒地死亡。[11] [12]
英国陆军的埃德温·理查森中校(Edwin Hautenville Richardson)负责发展军用通信犬与警戒犬。他与妻子在艾塞克斯郡的肖伯里尼斯成立了英国军犬学校。1916年,他们提供了两只艾尔谷梗(Wolf 与 Prince)作为传令犬。它们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后,艾尔谷梗被赋予更多任务,例如搜寻伤兵,灵感来自红十字会。
在德国牧羊犬成为警犬与搜救犬主力之前,艾尔谷梗经常担任此类工作。
1906年,理查森尝试推动英国警方使用犬只协助夜间巡逻。赫尔港务经理 Geddes 先生在比利时视察警犬表现后深受感动,并推动北东铁路警察于1908年在赫尔港引入艾尔谷梗作为警犬。它们因智力高、嗅觉灵敏,且粗硬毛皮易于清洁而受到选用。[13]
在日俄战争初期(1904年),俄罗斯驻伦敦大使馆曾联系理查森,请求供应犬只协助运送伤患。虽然早期输入的犬只大多战死,但在1920年代初,艾尔谷梗再次被引入苏联红军,并在1923年成立的特种犬部队中,担任爆破犬、警戒犬、追踪犬与救护犬。[14]

1930年代,当艾尔谷梗被视为家畜般饲养时,来自俄亥俄州拉鲁市的沃尔特·林戈上尉培育出“奥朗艾尔谷梗”(Oorang Airedale)。其中最著名的种犬“King Oorang II”被誉为当时最优秀的工作犬,它能猎取水鸟与野禽、赶牛赶羊,甚至能与美洲狮、熊、狼搏斗并取胜。林戈还创立了奥朗印第安人队,并参加国家美式足球联盟(1922–1923),以宣传其犬舍。[15]

战后,因战场英勇事迹的宣传,以及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卡尔文·柯立芝、华伦·哈定等人饲养艾尔谷梗,使其在1920年代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犬种之一。哈定的爱犬“Laddie Boy”更被誉为“白宫第一只明星宠物”。[16]
1949年,艾尔谷梗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达到巅峰,在美国养犬俱乐部所承认的110个犬种中排名第20位。
艾尔谷梗于1914年获得美国联合犬舍俱乐部承认[10],1888年则被美国养犬俱乐部正式登录。[17] 美国艾尔谷梗俱乐部(ATCA)于1900年成立,是该犬种在美国的官方俱乐部,也是美国养犬俱乐部的代表组织。[18]
Remove ads
著名个体
- “Ruff”,属于《淘气阿丹》漫画中米契尔一家所有。

- “Kitty”,属于小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在RMS铁达尼号沉没事件中丧生。
- “Laddie Boy”,美国总统华伦·哈定的爱犬。
- “Paddy the Wanderer”。
- 在《大亨小传》中,茉特尔·威尔逊购买的狗被认为是艾尔谷梗,但小说叙述者尼克注意到它有白色的爪子。[19]
- “Muggs”,属于詹姆斯·瑟伯的爱犬,出自其著作《我一生的困惑》。
- “Duke”,美国演员约翰·韦恩的爱犬,他的绰号也源自于此。
- “Rufus”,动画电影《开饭啦!2》角色。
- 《盖酷家庭》中多集出现的未命名艾尔谷梗。
- “Kipper”,出自1996年迪士尼真人电影《101忠狗》。
- “Hugo”,属于辣妹合唱团成员洁芮·哈利维尔。
- “Princess Tina”,属于澳洲影集《聚散离合》中的角色 Theodore Wilson。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