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莉泽·奥斯特加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娜·伊莉莎白·“莉泽”·奥斯特加德(丹麦语:Anna Elisabeth "Lise" Østergaard,1924年11月18日—1996年3月19日)是一名丹麦心理学家和社会民主党政治人物。在安高·约恩森的领导下,她曾担任不管部长(1977年—1980年)和文化部长(1980年—1982年)[1]。身为心理学家,她曾担任哥本哈根Rigshospitalet医院的心理科主任(1958年)以及哥本哈根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1963年),这是她在1980年代中期结束政治生涯后重新担任的职位[2][3]。
Remove ads
生平
奥斯特加德于1924年11月18日出生于欧登塞,是阿尔弗雷德·奥斯特加德(Alfred Østergaard)和妻子玛莎·克里斯汀·尼尔森(Martha Kirstine Nielsen)的女儿。她在欧登塞度过最初的12年,之后随父母搬到根措夫特。虽然在学校遇到困难,但她最终还是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心理学。她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家出走,靠著当医生的秘书养活自己[3]。
1947年毕业后,奥斯特加德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儿童医院诺尔特勒医院担任心理学家。1949年,她回到丹麦,先是在路易丝女王儿童医院(Dronning Louises Børnehospital)工作了一年,然后转到哥本哈根大学新成立的儿童心理诊所,一直工作到1954年。随后,她进入Rigshospitalet的心理部门工作,并于1958年被任命为首席心理学家,累积了丰富的临床心理学经验。因此,从1955年到1960年,她一直担任丹麦心理学家协会(Dansk Psychologforening)的临床心理学课程负责人,同时作为该大学的第一位女心理学家任教。她也曾在瑞典隆德和挪威卑尔根担任客座讲师[3]。
她的著作《心理测验方法及其与临床精神病学的关系》(Den psykologiske testmetode og dens relation til klinisk psykiatri)于1961年出版[4],引起精神病学家的极大兴趣。在Rigshospitalet工作期间,奥斯特加德治疗了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1962年,奥斯特加德发表《正式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的心理学分析》(En psykologisk analyse af de formelle schizofrene tankeforstyrrelser)一书[5],为与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合作研究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之间的界限铺平道路[2][3]。
1963年,奥斯特加德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第一位心理学女教授。在领导学生谘商诊所(Studenterrådgivningsklinikken)之后,她于1968年成立临床心理学研究所(Institut for Klinisk Psykologi)。1970年至1973年,她是丹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成员,1973年起担任丹麦技术科学院(Akademiet for de Tekniske Videnskaber)成员[3]。
Remove ads

1970年代初,奥斯特加德加入丹麦难民理事会,并在1974年至1977年间担任发言人。她也越来越积极参与儿童事务,成为丹麦儿童委员会的发言人,在该委员会中,她宣传了陪产假的必要性。1977年,她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安高·约恩森任命她为外交事务大臣,专门负责外交事务[3]。
奥斯特加德虽然没有政治背景,但她敢于批评西方国家为其统治阶级地位而战,而不是帮助穷人。1980年,她反对丹麦支持北约关于西欧火箭防御现代化的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后,她于1979年以相当高的多数票当选为格拉德萨克森地区的丹麦议会议员。1980年,她被任命为文化部长和北欧事务部长,直到1982年社会主义政府被击败。1980年,她主持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1982年,她担任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大会的副主席。她一直担任国会议员直至1984年,但没有寻求连任[3]。
离开丹麦议会后,奥斯特加德回到哥本哈根大学,专注于研究妇女为国际发展做出贡献的必要性。她的教授职位一直担任到1994年[2]。
奥斯特加德于1996年3月19日在哥本哈根去世,享年71岁,葬于霍尔门公墓[6]。她与贡纳尔·P·罗森达尔(Gunnar P. Rosendahl)同葬一处,她于1974年与罗森达尔结婚[2]。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