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维斯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維斯線
Remove ads

莫维斯线(英语:Movius Line)是一条横跨印度北部的理论线,用来说明早期史前工具在旧大陆东西方的技术差异,最早由美国考古学家哈拉姆·莫维斯英语Hallam L. Movius(Hallam L. Movius)于1948年提出。

Thumb
莫维斯线

莫维斯注意到,旧石器时代来自印度北部以东遗址的石器组合从未包含手斧,且其特点往往是不太正规的工具(称为砍砸器),最明显的差异是东亚缺乏了阿舍利(模式2)的工具。[1]这些工具有时跟西方的阿舍利工具一样被广泛使用,但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手斧,于是莫维斯在印度地图上画出一条线,以显示从何处开始出现差异。他将非洲、欧洲、西亚和南亚的工具与东亚和东南亚的工具区分开来,分出了两种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文化传统,莫维斯线以西有著类似于非洲石器簇的双面特征,以东则只有“砍器工业”(Chopper chopping-tool industry)的纪录[2]。对于东亚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工具(勒瓦卢瓦、模式三工具)的原因,莫维斯认为这是由于在工具制造中阿舍利传统和勒瓦卢瓦传统之间有著技术文化联系所引起。[1]同样,2006年的研究表明,东亚的手斧遗址明显少于东非和印度。[3]

出土证据也表明,在莫维斯线两侧制造两种不同类型工具的人,他们在演化过程中有所区别,且莫维斯线现在仍作为两种传统的方便区分。无论是从石器技术还是从人类演化的角度,这条线的存在都需要得到解释。

解释莫维斯线的理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定居在东亚的工具制造者,他们的祖先可能在发展出手斧之前就离开了非洲。或者,移居亚洲的定居者可能知道怎么制作手斧,但却经历了一个“技术瓶颈”,亦即该地区缺乏合适的材料来制作手斧,因此技能就这样被遗忘了,再加上距离的隔绝,这意味著知识永远不会被重新引入。

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早期的东亚人类使用石竹工具来代替石斧。[4]

Remove ads

反对说法

中国百色市、四川稻城皮洛遗址韩国全谷里的全新考古证据表明,东亚也曾使用过手斧

在泰国北部南邦府的Ban Don Mun发现的石器有三面元素,离非洲手斧所俱备的双面特征只剩一步之遥。在莫维斯线两侧,一侧发明了手斧,另一侧发明砍砸器,这可能是环境差异导致。[2]在泰国的Sao Din也发现了各种类似于在印度、中国、韩国和苏门答腊南部所发现的的单面砍砸工具。此外,与其他在亚洲大陆或东南亚群岛的传统相比,砾石制品的结构反而最为接近中国的技术传统。这些在莫维斯线以东地区的发现,对旧石器时代技术传统的划分提出了准确性上的质疑。[5]

2014年10月,在中国东北的长白山脉发现了十几种石器,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0年前。这年代大致与智人的到达时间相吻合。最初研究此发现的中国考古学家陈全家称,这是对莫维斯线假说的“全然否定”。 [6] [7]

2020年至2023年,经过多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发现世界上海拔最高、东亚地区最典型精美的阿舍利遗存,填补了阿舍利传播体系中的关键缺环,打破了“莫维斯线”;多个旧石器文化层共出土编号石制品1.5万余件,系统展示了“简单石核石片组合-阿舍利技术体系-小型两面器与小石片石器体系”的旧石器文化发展三叠层,展现了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历史进程;多个活动面、大量用火迹象、世界最早的刻划岩块等,为深入探讨中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行为与现代人的出现和扩散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关键性的材料。[8][9]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