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色勒库尔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萨里库尔语,另作色勒库尔语、萨雷阔勒语、萨里库尔话、色勒库尔方言、萨里库尔方言、塔吉克语、中国塔吉克语、色勒库尔塔吉克语等,“色勒”意为“头”、“库尔”意为“山”,“色勒库尔”即“山头”或“高原”之义[参1],拉丁转写有 Sarikoli、Selekur、Sariqoli、Sarikul、Sariqul、Sariköli、Sariḳolí 等多种,本民族语言中自称“Tujik ziv”(即“塔吉克语”),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边境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旧称色勒库尔)的塔吉克族所采用的本民族语言之一,另一种为瓦罕语。中国的塔吉克族虽然自称“塔吉克”,但实际属于高原塔吉克语,与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平原塔吉克)所使用的塔吉克语有很大出入。平原塔吉克语(即标准塔吉克语)与伊朗的波斯语可互通,属于西伊朗语支,而散布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帕米尔高原上的高原塔吉克所使用的语言归属东伊朗语支,无法与标准塔吉克语或波斯语互通。在中国、塔吉克斯坦以及先前的苏联,塔吉克族没有平原、高地之分,一律归为塔吉克族[参2]。
![]() |

帕米尔高原上的东伊朗语支的语言被归为塔吉克语的东部帕米尔方言,即便两地塔族的语言无法互通,在语言学归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东伊朗语支帕米尔语言舒格南—鲁善语群。县内塔吉克族多兼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参3]。没有文字,当地双语教育使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县内的塔什库尔干电视台也采用维汉双语,但没有开设色勒库尔语广播[参4]。萨里库尔语保留了古粟特语的一些词汇[参5]。色勒库尔语是现代伊朗语族诸语言当中地理位置最靠东的语言[参6]。
Remove ads
研究历史
有些英语刊物称色勒库尔语为塔什库尔干语[参7],但这不是主流说法。在中国亦被称为塔吉克语,但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并不相同,两种语言关系不太密切,而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亦被归入西伊朗次语支[参8]。由于塔什库尔干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极不方便,所以历来学者对色勒库尔语的研究较少。有多位学者先后发表过关于色勒库尔语的研究。他们分别是:英格兰的沙敖(Robert B. Shaw)、苏联的塔蒂亚娜·尼古拉耶芙娜·帕卡琳娜(Татья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Пахалина)、中国的汉族学者高尔锵和塔吉克族学者西仁·库尔班(Shirin Corban/شېرىن قۇربان)、伊朗的德比尔斯亚克以及美国的安潘明(Pamela S. Arlund)和黛博拉·吉姆(Deborah Kim)。此外来自美国的艾瑞克·彼得斯(Eric Peters)、艾伦·彼得斯(Ellen Peters)夫妇二人曾在塔县教英语期间对当地的色勒库尔语词汇进行过记录,回到乌鲁木齐后将词汇存在新疆大学,并未出版[参9]。
Remove ads
语音
色勒库尔语有元音14个,其中单元音6个,复合元音8个。元音不分长短、松紧。后高元音分圆唇/u/与不圆唇/ɯ/。后中元音为圆唇/o/,但在少数外来词中多读为不圆唇/ʌ/,并非音位。
复合元音均为前强音,高尔锵调查有以下8个,-i尾4个、-u尾4个:
萨语有辅音30个,其中单辅音26个,复合辅音4个。其中j-、w-可充当辅音亦可充当半元音。
Remove ads
萨语单词一般一至三音节。以元音为音节核心。元音之前可有辅音〇至二个,元音之后可有辅音〇至三个。其中单音节元辅音组合形式有10种,双音节6种,三音节5种。单音节最常见的元辅音组合结构为:元辅、辅元、辅元辅、元辅辅、辅元辅辅、辅辅元辅[参10]。
单音节有以下10种元辅音组合形式:
双音节的第一音节有以下5种元辅音组合形式:
双音节的第二音节有以下4种元辅音组合形式:
Remove ads
三音节的第一音节有以下4种元辅音组合形式:
三音节的第二音节有以下3种元辅音组合形式:
三音节的第三音节有以下3种元辅音组合形式:
Remove ads
萨里库尔语词汇的重音多放在末音节上,唯有少数放在首音节上。词法附加成分以及构词附加的前后缀一般不带重音,唯有少数构词附加的前后缀带有重音。重音一般没有区别语素的功能。萨里库尔语没有声调或音高重音。
文字
色勒库尔语没有正式的书写文字。从古至今,帕米尔高原上的东伊朗语支的语言多无书写系统,有文化的人士多使用标准的平原塔吉克语(即标准波斯语)书写,彼此使用波斯语进行交流。在中国,由高尔锵编写的《塔吉克汉词典》,采用了拉丁字母的“塔吉克语拼音方案”(Tujik Zivan Pinyin Fang'an)来记录色勒库尔语,并且用国际音标注音[参11]。中国的塔吉克族人,在学校多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对汉语拼音和老维文都比较熟悉,所以民间亦有用维吾尔语阿拉伯字母来书写色勒库尔语的情况[参12]。而在前苏联由塔蒂亚娜·尼古拉耶芙娜·帕卡琳娜出版的书籍,采用了近似记载同属于东南伊朗语支瓦罕语的拉丁字母,其中兼用少数西里尔字母、希腊字母以及国际音标符号[参13][参14]。
1958年3月27日,汉族学者高尔锵协同塔吉克族学者古勒木尔、塔比勒迪·吾守尔、波拉提·买买提等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创制了色勒库尔塔吉克语的拉丁文字方案,其中辨别出了37个音位,并用国际音标作为临时字母。同时编纂收录5万余词条的《塔吉克语—维吾尔语—汉语词典(初稿)》。1959年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中首次展开对中国塔吉克语的文字探讨。会上因多数人认为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标准波斯语(即伊朗的标准波斯语)是中国塔吉克族的传统书面语,虽然口头语言的语音与传统书面语的文字不相呼应,但也不该丢弃而专用拉丁文字[参15]。因会上意见分歧,所以最终中止了创制文字的工作[参16]。塔吉克语拼音方案使用35个字母,全部使用拉丁字母,各有大小写形式。有8个字母为二合字母(即两个字母带表一音),其余27个字母为单字母。二合字母在大写时两个字母都需大写。多数字母遵从汉语拼音方案[参17],这是因为塔县当地的小学多为汉语小学,小学内部教授汉语以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Remove ads
帕卡琳娜的萨里库尔语拉丁字方案使用39个字母,除字母 æ 没有大写形式,其余38个字母都有大小写两种形式。多数字母为拉丁字母,另外兼用少数的西里尔字母、希腊字母以及国际音标符号。
谱系
萨里库尔语下可分为二到三个土语:
- 二分法[参8]
- 三分法[参13]
语法
萨里库尔语语法类与瓦罕语基本相同。词类可分为11种: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代词、数词、连词、感叹词、语气词、前置词和后置词。
名词与其他帕米尔诸语言的语言一样,区分单复数但不区分阴阳性。而在现代的口语中,单复数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加以 -χeil 或 -ef 后缀区分。 -χeil 后缀加在主格词后,这个后缀源于波斯语“خيل”,意思是“一群”或“一大队”[参19]。 -ef 后缀加在旁格词后。此外还有格的区分,有主格、宾格、对格、领格四格,其中宾、对、领后三格可以根据词汇的形态学统合为旁格,与主格相对。萨里库尔语的词汇通常有主格、旁格两种形式。旁格形式通用于宾、对、领三格。同时宾格单数也可以省去后缀。以名词的主格单数为名词词干,见以下名词的数与格变化简表:
参阅以下“cor”/xor/(城市)、“baqo”/bat͡ʃo/(孩子)例词的数与格的变化:
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或副词,没有数与格的区分。与印欧语系的语言一致,形容词有三个等级,分别用后缀标示。以形容词的原级为形容词词干,见以下形容词的级变化简表:
参阅以下形容词“qarj”/t͡ʃard͡ʒ/(好)的级变化:
词干尾音为清辅音的动词尾缀为-t;词干尾音为浊辅音或元音的动词尾缀为-d,少数为-ɡ。-d与-ɡ尾缀的区别不规则,须单记。
未过时词干的形成有弱变化与强变化二种。弱变化,未过时词干与基本词干一致,即将动词原形尾音—t、-d、-ɡ删除;强变化,未过时词干将对动词原形末尾音节中的元音变音,动词原形的尾音同时可能受元音变音的影响而变音。见下例:
未过时词干形成后再于词干后加上区别数与人称的后缀:
—am | —an |
— | —it |
清辅 —(x)t
浊辅、元 —(x)d |
—in |
navixam /naviʃam/ | navixan /naviʃan/ |
navix /naviʃ/ | navixit /naviʃit/ |
navixt /naviʃt/ | navixin /naviʃin/ |
萨里库尔语的一个语言特点是其动词数与人称的后缀可以与动词词干分开,将数与人称的后缀置于动词词干以及其他谓语成分之前:
am [谓语成分] navix | an [谓语成分] navix |
— | it [谓语成分] navix |
— | in [谓语成分] navix |
人称代词与汉语相同,分三种人称,分单复数。第二、第三人称不按性别区分,无“你”、“你”、“祢”和“他”、“她”、“它”、“它”、“祂”的区别,男女性别兼用。
指示代词分近、远事物与单复数。其中“这”、“那些”和“那”的主格形式有两套代词,意同,可互用。
疑问代词“谁”有格的变化但没有数的变化:
反身代词“自己”有格的变化但没有数和人称的变化,加在人称代词之后:
数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均没有性的区分。基数词后加上后缀 —int͡ʃi 或 —ind͡ʒi 成为序数词。例如基数词“iu”(一)加上后缀成为序数词“iuint͡ʃi”(第一)。另外,口语中多有直接使用维吾尔语序数词的现象,如“第一”、“第二”另可作“birint͡ʃi”(维:بىرىنچى)、“ikint͡ʃi”(维:ئىككىنچى)。基数“一”和“二”有两套数词,“iu”、 “ðou”为基数词“一”和“二”,“i”、 “ða”则用于带有“at”(和)字的复合数词之后,如“二十一”为“wist at i”而不是“wist at iu”。“ða”用于“at”(和)字后,发生音变,“at”的 —t 音省略,如“二十二”为“wist a ða”。一些基数词借自突厥语系的维吾尔语或柯尔克孜语。少数基数词近似波斯语。
0 | nül /nɯl/(俄:нуль) |
---|---|
1 | iu /iu/ |
2 | zzou /ðou/(波:دو) |
3 | aroi /aroi/ |
4 | tsavur /t͡savur/ |
5 | pindz /pind͡z/(波:پنج) |
6 | hel /χel/ |
7 | üvd /ɯvd/ |
8 | woct /woxt/ |
9 | neu /neu/(波:نه) |
10 | zzes /ðes/(波:ده) |
11 | zzes at i /ðes at i/ |
12 | zzes at zza /ðes a ða/ |
13 | zzes at aroi /ðes at aroi/ |
14 | zzes at tsavur /ðes at t͡savur/ |
15 | zzes at pindz /ðes at pind͡z/ |
16 | zzes at hel /ðes at χel/ |
17 | zzes at üvd /ðes at ɯvd/ |
18 | zzes at woct /ðes at woxt/ |
19 | zzes at neu /ðes at neu/ |
20 | wist /wist/(波:بیست) |
21 | wist at i /wist at i/ |
22 | wist at zza /wist a ða/ |
30 | si /si/(波:سی) |
40 | tsal /t͡sal/(波:چهل) |
50 | pinju /pind͡ʒu/(波:پنجاه) |
60 | oltmix /oltmiʃ/(维:ئاتمىش) |
70 | yatmix /jatmiʃ/(维:يەتمىش) |
80 | saksan /saksan/ |
90 | tukhsan /tuqsan/ |
100 | sad /sad/ |
101 | sad at i /sad at i/ |
102 | sad at zza /sad a ða/ |
110 | sad at zzes /sad at ðes/ |
111 | sad at zzes at i /sad at ðes at i/ |
112 | sad at zzes at zza /sad at ðes a ða/ |
200 | zzaf sad /ðaf sad/ |
201 | zzaf sad at i /ðaf sad at i/ |
300 | aroi sad /aroi sad/ |
1000 | azur /azur/ |
1001 | azur at i /azur at i/ |
词汇
萨里库尔语的词汇和其他东伊朗次语支语言很相近,并表现出和西伊朗次语支语言(如波斯语和塔吉克语)的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口头文学
虽然萨里库尔语没有文字,但是塔吉克族拥有比较丰富的口头文学。可以分为故事(赛吾格,soug)与诗(比依特,beit)二类[参24]。
注释
- 印刷体为“ü”,技术限制情况下可写作“ii”,手写体可写作“ɯ”。
- 勿读作/tan.gla/或/taŋ.la/。
- 勿读作/dɯst.ar.χun/。
- 勿读作/ka.laŋ.kur/或/kal.aŋ.kur/。
- 勿读作/da.kɯ.raŋ/。
- 字母 δ 大写形式或写作 Δ 。
- 字母 æ 无大写形式。
- 字母 ɣ 大写形式或写作 Γ 。
- 字母 ɣ̆ 大写形式或写作 Γˇ 。
- 字母 ϑ 大写形式或写作 Θ 。
- 字母 ϑ 小写形式或写作 θ 。
- 字母 У 大写形式或写作 Y 。
参考资料
总结
视角
- D. I. Edelman、Leila R. Dodykhudoeva. "The Pamir Languages" [“帕米尔诸语言”]. The Iranian Languages (英国牛津: Routledge). 2009年: 第773页. ISBN 978-0-7007-1131-4 (英语).
- 安潘明. “喀什地区塔吉克人双语现象研究”. 《语言与翻译(汉文)》 (中国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00年, (第1期): 第12—15页 (中文(简体)).
- 西仁·库尔班、庄淑萍. “中国塔吉克语色勒库尔方言概述”. 《语言与翻译(汉文)》 (中国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08年, (第1期(总第93期)) (中文(简体)).
- John Payne. "Pāmir Languages" [“帕米尔诸语言”]. Compendium Linguarum Iranicarum (德国威斯巴登: 路德维希·赖克特博士出版社). 1989年: 第417页. ISBN 9783882264135 (英语).
- Justin Jon Rudelson. Lonely Planet Central Asia Phrasebook: Languages Of The Silk Road [《寂寞星球中亚短语集:丝绸之路诸语言》]. 澳大利亚墨尔本: 寂寞星球出版社. 2005年1月. ISBN 1741046041 (英语).
- 高尔锵. 《塔吉克语简志》. 中国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5年. CSBN 9049·43 (中文(简体)).
- Pamela S. Arlund. An Acoustic,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arikol Tajik Diphthongs [“色勒库尔塔吉克语二合元音的声学、历史及发展分析”]. 美国阿灵顿: 得克萨斯州阿灵顿分校. 2006年12月 (英语).
- Расторгуева, В.С.、Эдельман, Д.И.、Мошкало, В.В.. Языки мира: Иранские языки. III. Восточноиранские языки [《世界语言:伊朗语言·卷三·东伊朗语言》]. 苏联莫斯科: 苏联科学院. 2000年: 第269—274页. ISBN 5-85759-107-4 (俄语).
- 高尔锵. 《塔吉克汉词典》. 中国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年. ISBN 7-5409-1744-X (中文(简体)).
- Yang, Yi-fang 杨亦凡; Abdurahman Tursun 阿不都热合曼·吐尔逊 Aray Zangbek 阿来·藏别克 Qian, Wei-liang 钱伟量. Jīyú "Yīdài Yīlù" zhànlüè shìjiǎo de Zhōngguó Tǎjíkè yǔyán wénzì bǎohù yǔ chuánchéng wèntí fēnxī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的中国塔吉克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问题分析 [Research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arikoli Tajik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Jiāmùsī zhíyè xuéyuàn xuébào /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2017, 2017 (4): 263–265. doi:10.3969/j.issn.1000-9795.2017.04.176 (中文).
近代以来,我国塔吉克族使用阿拉伯维吾尔文拼写高山塔吉克语
- Пахалина, Т.Н.. Сарыколь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 [《萨里库尔语—俄语词典》]. 苏联莫斯科: 苏联科学院. 1971年 (俄语).
- 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塔吉克语调查组. 《塔吉克族的语言情况和文字问题》. 第二次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 1958年3月27日 (中文(简体)).
- 西仁·库尔班、马达力汗、段石羽. 《中国塔吉克》.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4年3月: 第86页—第87页. ISBN 7-5631-0480-1 (中文(简体)).
- 高尔锵. “塔吉克语语态结构剖析——塔、汉语言对比刍议”. 《语言与翻译》 (中国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与翻译杂志社). 1994年, (第2期(总第38期)) (中文(简体)).
- شېرىن قۇربان، مەدەلىخان بالۇن، مىرزاي دوسمەمەت. «جۇڭگو تاجىك تارىخىغا ئائىت ماتېرىياللار توپلىمى» [《中国塔吉克史料汇编》]. 中国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第571页 (维吾尔语).
- Robert B. Shaw. On the Ghalchah languages (Wakhí and Sariḳolí) [《关于帕米尔语言(瓦罕语和萨里库尔语)》]. 英属印度加尔各答: 孟加拉亚细亚研究会. 1876年 (英语).
- 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德黑兰大学德胡达大词典编纂所. 《汉语波斯语词典》. 中国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年10月. ISBN 9787100016292 (中文(简体)).
- Словари - Dictionary - English - Russian - Tajik [英语—俄语—塔吉克语词典]. 2007年 [2013年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25日) (塔吉克语).
- Карамсхоев, Додхудо、Грюнберг, Александр Леонович. Шугнан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том 1 - 3 [《舒格南语—俄语词典·卷一至三》]. 苏联莫斯科: 苏联科学院. 1988年 (俄语).
- Пахалина, Т.Н.. Ваханский язык [《瓦罕语》]. 苏联莫斯科: 苏联科学院. 1975年 (俄语).
- 西仁·库尔班. “塔吉克族口头文学简析”.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06年, (第4期)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 (中文 (中国大陆))中国塔吉克色勒库尔语概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文 (中国大陆))中国的塔吉克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民族语》对萨里库尔语的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