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叶清芳
臺灣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叶清芳(1960年—2005年6月15日),台湾摄影记者、摄影家,代表作品为纪录1980年代台湾社会面貌的黑白摄影照片。
生平
1960年,叶清芳生于台北县瑞芳镇[1]。1982年,他在世新专科时以拍摄动物园鸟笼猫头鹰和孩童对视的玻璃反影,得到当年全国大专院校摄影大赛的黑白组金牌奖[2]。
1986年,叶清芳任《时报周刊》摄影记者[1][3]。1987年7月,台湾解严之初,社会运动蓬勃,叶清芳就常拍摄街头运动、警民之间的冲突[4]。该年,叶清芳替康宁祥拍摄选举演讲现场,以重复曝光的拍摄手法,表达众人狂热,而日后成为好评的摄影作品[3]。日后,这些照片成为记录台湾民主运动的史料[5]。
叶清芳摄影地点有中港台等地,最具代表性为在1980年代纪录台湾社会面貌的黑白摄影,表现孤独、虚无、又诡异的时代气息[2]。这些都市摄影作品,以重复曝光、慢速快门的手法,制造晃动模糊、残影效果,表达混乱、诡异、疏离,被评为诠释了1980年代的台湾社会角落[3]。1990年5月1日,叶清芳将他拍摄都市场景照片,与潘小侠、侯聪慧、刘振祥在台中市金山路29号金石艺廊一同展出13天[6]。
1991年,叶清芳调任《中国时报》摄影记者[1]。2001年底,叶清芳辞去新闻记者工作,在台北市同安街开设取名为“芳芳大酒家”的牛肉面店[7]。
叶清芳与被戏称为“摄影酒党”的记者同好潘小侠、侯聪慧常终日夜饮酒[8]。绿色小组李三冲认为叶清芳个性颓废、放纵、狂野[4]。叶清芳一度以开面店振作,但后来又继续酗酒消沉,最后三、四年是住在朋友陈嘉仁家中,还因饮酒过度损害肝脏几度紧急送医[8]。
2004年4月10日,叶清芳在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展出他以针孔摄影的作品,有黄才郎、林强、伍佰、王浩威等人照片[1][9],他们受叶清芳邀进入一个隐密空间中,先看叶清芳特意安排的符号和影像,再受邀者由按下快门线,成为摄影作品[9]。张照堂表示,叶清芳辞去摄影记者后,也曾想要突破转型,尝试油画创作,并推出针孔摄影展转向概念摄影,但都并未得到预期的重视[8]。叶清芳曾画了百馀幅油画,但都消失[10]。
Remove ads
身后
国家摄影文化中心将叶清芳在1980年代的摄影作品放在官网的线上展览区,内容分为“小镇片段”、“海滨记事”、“台北况味”、“人间拾遗”、“狂飙年代”等五个子题[3]。
摄影专书
- 叶清芳. 《現實極光邊緣》. 台湾摄影工作室. 1999. ISBN 978957973529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