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叶金涂
大稻埕富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叶金涂(1882年—1946年10月22日[1]),台湾清治时期大加蚋堡牛埔庄人,1900年代前往大稻埕从事海产贸易,并于大稻埕妈祖宫后街(今民生西路)开设“金泰亨商行”,其后投入凤梨罐头制造行业成立“泰芳商会”,以生产凤梨罐头致富成为大稻埕富商,有“凤梨王”之称。[2]
生平
叶金涂家族世居台北大稻埕,原本承继祖业以务农为生并经营金泰亨商行(现保安街11号址)。1911年(明治44年)叶金涂与几位友人创立泰芳商会,在家中开始制造凤梨罐头,以“双鹿”、“双狮”为商标。[3]
1918年(大正7年),叶金涂在大加蚋堡牛埔庄创立“泰芳凤梨工场”,即“泰芳商会凤梨罐诘台北第一工场”前身,地址位于当时的台北市宫前町141番地。[3]除台北外,叶金涂陆续在员林、凤山、大树等地兴建工场, 鼎盛时期在全台有凤梨罐头工场六座。[4][5]叶金涂同时经营海产物、畜产业,兼任“日新町家畜会社”代表以及“昭和家畜会社”代表,1922年(大正11年)与郑根木、蔡受三、杨万赐、小川监二等人共同创设“台湾义成家畜株式会社”,另与人合资成立“台北会馆株式会社”,在太平町4丁目90番地兴建占地150坪的“台北会馆”,采百货公司的模式经营,一楼以分租的方式出租予各店家、二楼为酒场、三楼为舞场、四楼为娱乐机关室。[3]
1926年(昭和元年),叶金涂在台北市日新町3丁目77番地(今重庆北路2段172号)斥资15万圆兴建一栋三层楼高的洋楼作为家屋及店面使用,建筑工程由陈乌九承包,1927年(昭和2年)落成时,《台湾日日新报》曾赞许为“本岛人建筑术一大进步”。[6][7]
叶金涂在大树庄有三间泰芳商会凤梨罐诘工场,其中位在九曲堂的泰芳商会第3、4凤梨罐诘工场今日位于高雄市大树区久堂里复兴街胜利巷18、20、22、24号,建物兴建于1925年(大正14年),为目前所知台湾仅存的日本时代凤梨罐头工场,1927年(昭和2年)因凤梨罐头制造由东洋制罐垄断,叶金涂与林李君、林两、义泉罐诘株式会社等发起聚集台湾本岛的制罐业者,为制衡东洋制罐,筹资60万从海外购置机械欲成立制罐株式会社。1930年(昭和5年)在檨子脚207番地兴建第5工场。三座工场交由其子叶添木管理,叶金涂将事业版图扩及日本本岛,叶添木派驻日本经营销售管道。[3]
1931年(昭和6年)由东洋制罐系统主张的“贩买统制”(统一由会社贩售)获得多数支持,由各工厂共同组成“台湾凤梨罐诘共同贩卖株式会社”,凤梨制罐界几位重要人士包含杨宗城、辜显荣、黄清廷、阿辻广、桥本安博、星野直太郎等皆在其中担任重役(董事),当时叶金涂要求由其子叶添木担任凤梨共贩会社的支配人或常务取缔役引起日商及部分台商不满,并且叶金涂对组织内的“特例组”也有异议,导致各重役为此苦恼良久,最终由辜显荣当选社长。[8]1934年(昭和9年),叶添木因病在神户去世,大树庄的三间工场改由叶添木长子叶炳煌经营。[3]
1935年(昭和10年)由台湾合同凤梨株式会社合并了全台的凤梨罐头工场,在当时民间工场业者若不加入成为股东,便是退出凤梨制罐业,叶金涂因此加入合同会社成为股东之一。同年,时年56岁的叶金涂遭指控涉嫌诈取台湾合同凤梨株式会社两万馀圆,当时报导称检调搜索其住宅后搜出重大事证,怕其湮灭证据还赶赴高雄扣押相关事证,包括数名台湾合同凤梨株式会社干部、相关官员也连同被调查。由于无法继续制造凤梨罐头,叶金涂于1936年(昭和11年)在台北州新庄郡鹭洲庄设立“泰和商会第一工场”,改为制造芒果、蕃茄等其他非管控性质原料的罐头。1938年(昭和13年)叶金涂三子叶登贵在台南州嘉义市豪斗坑设置泰和商会第二工场,从事芒果罐头制造。[3]
Remove ads
1946年(民国35年)叶金涂辞世,享寿65岁,于该年10月26日正午在自宅举殡,其丧礼中由家属堆叠凤梨罐头成塔作为祭品,成为台湾传统丧礼常见的罐头塔由来。[9]叶金涂殁后,其子女移民海外、宅邸出租予他人营业。[3]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