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应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應舉
Remove ads

董应举(1557年—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福建闽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Thumb
大埔石刻”董应举书法,记沈有容击败倭寇之事。

生平

董应举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举人[1],二十六年(1598年)成进士[2][3],都察院观政,授广州府儒学教授,与税监李凤相争学宫旁边土地,李凤派人在文庙前骑马,他就拴住马脚,因而出名。四十三年升国子监博士,升南户部陕西司主事,三十六年调南吏部,历验封司、考功司、文选司员外郎,四十一年升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郎中,四十三年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四十六年十月以疾乞归。

天启元年(1621年)闰二月起为大理寺左寺丞,六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二年四月升太仆寺卿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管理天津至山海关等处屯田,安插辽民事务,三年十一月加右副都御史,督理督理顺天等处屯田屯兵事务,铸给新衔关防,五年四月升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专理铸钱,建局于荆州,统率荆西道催儧铜料工程,六月兼理户部盐课,十二月被弹劾,令冠带闲住。崇祯初,恢复官衔[4]

资料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