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库什·布扬-巴德尔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库什·布扬-巴德尔戈(图瓦语:Моңгуш Буян-Бадыргы,俄语:Монгуш Буян-Бадыргы;1892年4月25日-1932年3月22日)是图瓦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出生后被一位诺彦(酋长)收养,1907至1909年间继承养父成为部落首领。在图瓦地区从中国管辖转变为俄罗斯保护国(即乌梁海边疆区)的过程中,他担任所属kozhuun(行政区划)的诺彦。作为该保护区的核心人物,他于1921年主持全图瓦立宪会议,推动建立独立国家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后更名为图瓦人民共和国)。
作为执政党图瓦人民革命党(TPRP)的领导人物,布扬-巴德尔戈于1921年成为新国家的国家元首。1922年卸任后,他相继担任政府首脑、TPRP总书记等要职。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他主导与周边国家就各项议题的谈判,成功促使苏联和蒙古正式承认图瓦主权。
然而1920年代末,布扬-巴德尔戈等图瓦高层推广佛教的举措引发史达林不满。1929年苏联支持下,部分图瓦青年发动政变推翻政府,导致布扬-巴德尔戈等人被捕,他更于1932年未经审判遭处决。后世图瓦人将他视为民族英雄,不仅为其建立多座纪念碑,更以他命名图瓦共和国第二高等级荣誉勋章。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布扬-巴德尔戈1892年4月25日出生于巴伦-赫姆奇克kozhuun(行政区划)的阿扬加蒂,靠近奥瓦雷格-赫姆奇格什河。[1]出身贫困的阿拉特牧民家庭,[2]父亲蒙库什·诺姆楚格以放牧为生。[3][4]婴儿时期经父母同意,[5]他被统治图瓦三分之一领土的赫姆奇克kozhuun诺彦海迪普·乌格尔-达收养。[6][4]关于收养过程流传多种传说:[2]其一称海迪普梦见帐篷附近将诞生注定成为国家领袖的男孩;另一说法则描述布扬-巴德尔戈出生当日,海迪普“通过阅读圣书得知有位命运非凡的男婴降生”。[2]他最终以绿茶和数头牲畜“交换”[a]获得这个孩子。[2]由于膝下无子,海迪普将他培养为诺彦继承人,[4]使其在优渥环境中成长。[4]
养父高度重视布扬-巴德尔戈的教育。[7]他自幼展现过人智慧,[6][8]以“敏锐思维、高度自尊、优雅举止与善于理性妥协”著称。[9]根据蒙库什·克宁-洛普桑的记载,养父聘请多位语言专家教授他藏语和蒙古语(五岁启蒙并迅速精通),[6][7]还使其掌握梵语、俄语及汉语,并研习历史、占星学、医学等领域。[1][7]作为佛教徒,他拜喇嘛奥斯卡尔·乌尔朱特为师。[10]
Remove ads
诺彦时期与独立前的图瓦
养父海迪普以“高尚品格、渊博学识与治世才能”闻名,尊号“乌格尔-达”意为“神圣推动者”。[10]经历日俄战争后,海迪普对俄罗斯人产生敌意。[10]1907至1909年间,[b]他应邀赴乌辛斯克与俄方谈判,疑似遭下毒。[10]离开时饮用不明饮料后,据目击者描述“他的白牙因怪病变黑”,不久便去世。[4]验尸喇嘛达林·舒鲁宣布他死于中毒。[4]
养父逝世后,布扬-巴德尔戈继承“公”爵位成为新任诺彦,[7][10]时年15至17岁[c]便在乌里雅苏台正式就职。[6]他成为图瓦权力第二大的领袖(仅次于全境统治者安班-诺彦),管辖赫姆奇克kozhuun地区[d]。[6]俄罗斯研究者V.罗杰维奇记载:“已故王公(海迪普)的亲属(布扬-巴德尔戈)...在乌里雅苏台被任命为赫姆奇克王公。他对俄罗斯人的政策尚不明确,但开始严厉统治属下的赫姆奇克索约特人[e]...新王公仅获授赫姆奇克kozhuun,贝子公国未纳入其管辖。”[6]霍瓦雷格指出,当代牧民与kozhuun官员的回忆将其描述为“开明、睿智、体察民情,坚持依法依俗治世。他具备其他诺彦罕见的特质:包容、求知若渴、尊重专业人士”。[7]
尽管年轻,布扬-巴德尔戈展现出“天生的外交家素质:机智、自信、灵活且善于妥协”。[10]执政初期延续养父政策,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11]被视为“普遍亲中反俄”。[12]他试图中止对俄贸易,并组建两千人的军队保护中国商埠。[6]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图瓦归属问题浮现。[13]年末各kozhuun统治者召开大会,[13]与会者对图瓦前途意见分歧:安班-诺彦主张并入俄罗斯,强调俄商带来必需品,反观中国商人“未供应民生商品”导致图瓦人贫困。[6]
总结
视角
虽然布扬-巴德尔戈直至1911年底仍支持中国,但随著清朝覆灭与外蒙古独立,其立场显著转变。[12]他转而倡议图瓦并入蒙古,[14]大会最终宣布成立独立的乌梁海共和国。[12]部分kozhuun领袖随后请求加入蒙古,[15]但面对新中国政府试图收回图瓦与蒙古,多数图瓦领袖(包括布扬-巴德尔戈[16])决定寻求俄罗斯保护。[17]1913年10月26日,布扬-巴德尔戈致信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
约三百年前(1616年),首位俄罗斯沙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在位时,我们的祖先——游牧于赫姆奇克河流域的部族——通过首位俄罗斯使者瓦西里·秋梅涅茨向俄罗斯宣誓效忠。如今满清王朝覆灭,蒙古宣告独立,我与所属kozhuun失去庇护。由于人口稀少,乌梁海人仍无力自立。经慎重长久商议,我与僧俗官员及全体民众一致恳请伟大的查干汗(白色可汗)接纳整个kozhuun,置于至高无上的皇权庇护之下...[16]
信中他还要求保留图瓦头衔、阶级与职位,俄方不得干预佛教事务并免除图瓦人兵役。[16]这些条件获准后,1914年4月17日乌梁海边疆区正式成为俄罗斯保护国。[16]新保护区划分七个kozhuun,由乌赫里德统治,最高长官为安班-诺彦;另设专员(实质代表俄国内政部,负责安置俄罗斯移民)。[17]至1917年,约1.2万俄罗斯人迁入图瓦,多数定居新行政中心别洛查尔斯克(今克孜勒)。[16][17]该城建设计划由布扬-巴德尔戈协调制定。[6]
尽管成为保护国,部分图瓦精英仍亲蒙或亲华,且蒙中两国未放弃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持续施加影响。[17]俄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边疆区精英对俄疑虑加深,亲华派势力增强。[17]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维持保护国地位,1917年8月在西伯利亚设立地方改组政府。[17]然而沙皇统治短暂,1918年3月苏维埃接管该地区,[18]随即推行激进的财产再分配政策,没收俄罗斯富商资产与牲畜。[18]
此举引发精英阶层反抗,他们引入蒙中军队与外交人员,强化与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18]蒙中军队进驻可能引发与当地红军冲突,但鄂木斯克西伯利亚临时政府通过谈判促使两国撤军。[18]反苏行动成功后,1918年7月当地苏维埃政府垮台,由彼得·沃洛戈茨基领导的临时政府接管。[19]期间布扬-巴德尔戈深化与中国关系,[14]并作为主要谈判代表与临时政府商讨地区未来。[14]虽然多数图瓦政教精英希望并入蒙古,他开始主张图瓦独立与民族自决权,[14]组织酋长会议起草未来独立国家的宪法。[10]
1918年夏举行的乌梁海边疆区俄罗斯人大会决议建立苏维埃政权,承认图瓦人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20]俄国内战期间的多次冲突延迟了乌梁海独立进程。[19]1918年秋中国军队占领该地区南部与西部,[19]蒙古军队随后控制更多南部领土。[19]1919年初图瓦官员发动反俄暴动驱逐临时政府,[21]使蒙中加强控制。但1921年苏联击败反对派白军领袖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后,驱逐蒙中势力全面接管该地区。[22]
Remove ads
图瓦人民共和国时期
1921年6月,布扬-巴德尔戈代表两个kozhuun与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代表I·G·萨菲亚诺夫率领的俄罗斯代表团会晤,[6]讨论图瓦独立问题。他声明:
地区独立问题是长期存在的痛点...乌梁海人多年争取解放,但因弱小始终未能完全摆压迫。当前时刻,乌梁海人感受到苏维埃俄罗斯政府的强力保护,民族自决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利。[6]
会谈促成1921年8月召开决定图瓦未来的会议。[23]8月13日至16日举行的全图瓦立宪会议被称为“图瓦民族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4]与会者包括九个kozhuun中的七个代表(共63人)、17名俄罗斯代表(含萨菲亚诺夫)、3名蒙古代表及1名共产国际远东秘书处代表。[24]布扬-巴德尔戈被公认为图瓦统治者中“最具威望与学识者”,当选会议主席。[6][24]会议宣布成立独立的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TRPR),宣告这是“自由人民的自由国家,内政不受任何外力干涉”。[24]效法苏联,唐努图瓦成为共产主义政权,当时全球仅三个此类国家。[25]
霍瓦雷格指出,布扬-巴德尔戈在会议中展现“审慎、周到、适度民主的政治家形象”,是“独立自主图瓦的坚定支持者”。[24]因其主导会议的贡献,他被视为图瓦国家奠基人之一。[23]会议还制定首部宪法,[24]他主张“需与传统法律保持某种连续性”。[24]最具争议的条款是俄方要求废除刑求,他最初反对但最终接受。[26]他还推动宪法确立公民平等权,《Tuva.Asia》评价此为“巨大成就——直接从封建制度跃入民主规范社会”。[26]
Remove ads
唐努图瓦建国后,成立由各kozhuun代表组成的中央总委员会政府,[23]布扬-巴德尔戈在I·G·萨菲亚诺夫建议下出任委员会主席。[23]自1921年8月16日起,他成为图瓦国家元首并行使政府首脑职权,[23][11]同时是执政党图瓦人民革命党(TPRP)领导人之一。[23][25][27]
独立后的唐努图瓦与苏联保持密切关系。[10]《二十世纪图瓦民族政治史》指出,布扬-巴德尔戈是“少数在共和国初期积极维护年轻国家主权的图瓦政治家”。[27]他担任国家元首至1922年2月,[11]同年转任部长会议(内阁)副主席并出席TPRP中央委员会会议。[28]他参与创建的TPRP于1922年解散,1923年5月25日重组后他重新入党,[23]并参与制定1923年新宪法。[10]
1923年9月20日,布扬-巴德尔戈出席在克孜勒召开的第一届大呼拉尔(人民代表大会),[29]会议将国家重新划分为六个kozhuun,[29]废除封建头衔、建立财政体系与预算制度并开征税收。[29]新内阁成立后,他出任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23][11]内阁成员包括副主席丹津-奥尔、司法部长奥云·索杜南-巴尔奇尔、外交部长索扬·奥鲁伊古、财政部长赫尔特克·阿南迪与内政部长丹济林。[23]除部长会议主席外,他还兼任外交部长。[6]
1924年7月至8月,布扬-巴德尔戈主持图瓦、俄罗斯与蒙古三方会议,[28][9]解决赫姆奇克kozhuun武装冲突,驳回两名图瓦领袖提出的并入蒙古议案。[28]他坚决主张维持独立,会议后苏联正式承认唐努图瓦主权,[28]1925年与苏联建交,1926年获蒙古承认。[10][30]1924年9月,他参与制定新宪法,[9]在第二届大呼拉尔通过,宣告国家沿非资本主义路线发展,确立TPRP为唯一政党及共产国际图瓦分部。[20]
此时布扬-巴德尔戈被视为“处于政治生涯巅峰”,V·A·杜布罗夫斯基评价道:“凭借天赋、教养、智慧与远见...他在图瓦人、俄罗斯人与蒙古人中享有当之无愧的威望”。[31]他被誉为“人民利益的娴熟捍卫者”与杰出外交家。[30]1925年10月,TPRP设立政治局与总书记职位,他当选首任总书记。[32]12月他推动成立TPRP青年团(数年前即支持此构想),并在革命青年联盟全图瓦大会致辞。[6][32]他获授荣誉革命青年成员称号并进入青年团中央委员会。[32]

布扬-巴德尔戈参与制定1926年宪法,[31]国名改为图瓦人民共和国(TPR),并确立首面正式国旗与国徽。[20]1926年连任总书记后,他于1927年9月辞职。[f]尽管卸任,共产国际代表S·A·纳措夫仍提名他连任,声明:“布扬-巴德尔戈同志在党的领导岗位上为党的发展贡献卓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建立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使党成为农民国际成员。这些成就是谁的功劳?全属布扬-巴德尔戈同志一人。”[6]1926年11月他出任财政部长,任内于1927年8月与俄方签署黄金勘探开采合约。[31]1928至1929年间担任小呼拉尔秘书,同时主管图瓦安全部门调查局。[6]
1920年代,布扬-巴德尔戈积极参与立法,[11]主持法律委员会并起草婚姻家庭法。[8][33]苏联外交官A·G·斯塔尔科夫将他对图瓦的影响比作列宁对俄罗斯的贡献,S·A·纳措夫称其为蒙古、中国等多国熟知的“著名人物”。[23]1926年造访图瓦的俄罗斯民族学家M·G·莱文评价:“他的装束、举止与睿智面容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布扬-巴德尔戈曾是王公,如今是国家实际领导人,也是这个年轻成长中社群的领袖。”[23]
Remove ads
1929年政变与处决
布扬-巴德尔戈坚定支持佛教,多次出席全图瓦喇嘛大会。[8][33]1920年代中后期,图瓦政府首脑东杜克·库拉尔试图建立佛教神权政治,此举激怒苏联领导人史达林。[25]政治分歧由此加剧:“右派”(包括布扬-巴德尔戈等“前王公、高级官员、喇嘛与富裕图瓦人”)与苏联支持的“左派”(反对这些传统精英)。[34]左派主张清除TPRP中的“异己分子”,对库拉尔与布扬-巴德尔戈等人的立场表示“不满”。[34]
布扬-巴德尔戈曾派遣多名图瓦青年赴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深造,[35]这些受苏联影响的青年于1929年发动政变,萨尔恰克·托卡等人掌权后推行苏联化政策。[25][35]布扬-巴德尔戈被罢黜、开除党籍并强制迁至其他kozhuun。[23][36]
1930年3月赫姆奇克kozhuun爆发武装叛乱,被认为是“前贵族与佛教僧侣为抹黑新政府所策动”。[36]事后布扬-巴德尔戈未经调查即遭逮捕,罪名是策划此次叛乱及1924年另一起事件。[6]他在克孜勒狱中羁押两年,[4]期间创作九首以“哀愁”为题的挽歌。[35]他悲叹亲手培养的青年背叛自己,在诗中写道“我教导的人成了猛虎”。[10]最后一首诗预见自己将被处决,写下“我名的哀愁”,但坚信“揭露谎言的日子终将到来...那时世人会颂扬我的正直”。[11][35]
1932年,TPRP政治局宣布布扬-巴德尔戈为“人民公敌”,指控其参与“反革命匪帮活动”。[10][37]3月22日,39岁的他未经审判即遭枪决,[23]东杜克·库拉尔等多名前图瓦领导人同期遇害。[36]
Remove ads
个人生活与历史评价

布扬-巴德尔戈已婚但无亲生子女,[35]收养三名孩童[35](包括取名登比凯的友人女儿)。[9]全家居住于上查丹寺附近的河畔。[31]养子女后裔至今仍居图瓦。[37]
图瓦人民共和国最终于1944年并入苏联。[25]苏联时期史学家常贬抑布扬-巴德尔戈,但苏联解体后他成为地区英雄,被尊为“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与人民利益守护者”。[10][38]1994年获部分平反,2007年完全恢复名誉。[10]
图瓦多条街道与博物馆以他命名。[10]蒙库什·克宁-洛普桑2000年出版两卷本传记《布扬-巴德尔戈》。[39]2007年谢尔盖·巴德拉根据该书创作三幕歌剧首演。[40]2012年,[37]图瓦政府设立“布扬-巴德尔戈勋章”作为地区第二高荣誉(仅次于共和国勋章),首位获勋者为克宁-洛普桑。[41]2014年9月,首座布扬-巴德尔戈纪念碑在首都克孜勒落成,2015年再立第二座。[10][42]他的名字载入国家级文献《二十世纪图瓦荣誉人物》,此荣誉相当于获授图瓦最高勋章“共和国勋章”。[43]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