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蒸汽锅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蒸汽鍋爐
Remove ads

蒸汽锅炉或称为蒸汽产生器,是一种利用热能加热以产生蒸汽的装置。虽然定义上略有弹性,但通常而言,旧式的蒸汽产生设备多被称为“锅炉”,其工作压力为低至中压(7—2,000 kPa或1—290 psi);当压力超过上述范围时,较常使用“蒸汽产生器”一词。

Thumb
一座工业锅炉,原用于为固定式蒸汽机提供蒸汽

概述

锅炉或蒸汽产生器可用于任何需要蒸汽的场合。其形式与尺寸取决于应用场景:如蒸汽机车可携式引擎蒸汽驱动车辆等移动型蒸汽引擎通常使用小型锅炉,并为车辆的一部分;而固定式蒸汽机供热设施、工业设施与火力发电站则使用大型独立锅炉,透过管线连接至使用点。

一个显著的例外是无火蒸汽机车,其蒸汽由外部产生后储存于绝热压力容器中。

历史

早期锅炉设计多为简单的圆筒形密闭容器,自底部加热。如 Tredgold 于 1827 年所记载之“Blakey 圆筒锅炉”,即为早期固定式蒸汽机中典型应用之一。[1]

火力发电中的功能

在现代火力发电厂中,锅炉是将燃料(如煤、油、天然气或生质能)燃烧后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蒸汽的核心设备。此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构成朗肯循环(Rankine Cycle)之基础。[2]

火力电厂中,煤炭经过煤磨机粉碎后注入燃烧炉中,并搭配辅助点火油(如轻油)进行点火。蒸汽经高压涡轮→再热器→低压涡轮→冷凝器冷却循环,形成闭合循环系统。[3]

锅炉类型与设计

亚临界锅炉

此类锅炉运作压力低于水的临界点(22.1 MPa),为传统燃煤电厂中最常见型式。[4]

超临界与超超临界锅炉(SC / USC)

超临界锅炉在超过水的临界压力与温度下运作,效率更高。变压操作(Variable Pressure Operation)设计可使机组在部分负载下仍保持高效。[5]

流化床与煤粉锅炉

中小型容量可采用流化床锅炉(BFB/CFB),适用于燃烧工业废弃物与生质能;而大型机组则以磨煤粉锅炉为主。[6]

效率与循环优化

再热循环

将部分蒸汽自中压涡轮抽出,再送回锅炉进行再加热,可降低排气湿度并提升效率约 4–5%。[7]

回热循环

从蒸汽中抽取部分热量加热给水,可回收冷凝潜热,减少冷凝器损耗。依容量不同可设置 4–8 阶段加热器。[8]

蒸汽参数选择

提高主蒸汽压力与温度能显著提升热效率,但亦会增加锅炉材料成本。最佳设计需平衡建造成本与运行效率。[9]

设计与规划考量

规划火力发电锅炉时,须整体考量场址条件、燃料特性、蒸汽参数、设备配置等。各子系统(如水处理、送风、排气、控制、安全系统)必须整合为单一运作系统,且需具备应对动态负载变化的能力。[10]

现代技术发展

随著能源转型与碳中和政策推进,越来越多机组采用双再热设计(Double Reheat)、燃气涡轮联合循环(Combined Cycle)与生质能混烧等高效率、低排放技术。[11]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