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德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德本
Remove ads

蔡德本(1925年12月6日—2015年8月29日),生于台湾嘉义县朴子,为教育工作者与作家,曾任教于东石中学台南一中。1954年至1955年因政治相关案件遭拘押;晚年以回忆性作品《蕃薯仔哀歌》(日文原作《台湾のいもっ子》)等著称。

事实速览 蔡德本,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简介

出生至中学毕业(1925-1944)

蔡德本,1925年12月6日出生于台南州东石郡朴子街朴子脚(现今嘉义县朴子市)源远商号,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兄姊五人。小学六年级时由舅舅黄启南医生带到日本受教育,投靠当时在日本已成家的大哥蔡德馨先生,直到中学毕业。二战末期1943年返台并开始从事教育工作。

小学教员时期(1944-1945)

返台后,蔡德本于朴子东国民学校(今朴子国小)担任教职,后因征兵入伍,战事结束后复职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大学时期(1946-1950)

1946年考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国语文学系就读。在校期间成立台语戏剧社,于师院演出《日出》改编之《天未亮》及《阿T的死亡》等剧;并于朴子荣昌戏院演出《天未亮》、《南归》,及《金石盟》改编之《爱流》。1949年蔡德本又应师院学生自治会长周慎源邀请出任康乐部长,并创办龙安文艺社,任社长,出版有《龙安文艺》。[1]《龙安文艺》首刊印好第四天,爆发四六事件,为顾及参与者及赞助者的安全,全部刊物未及发行自行烧毁。[2]

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后,部分青年倾向同情左翼并加入地下组织,当时蔡德本与任职台北建国中学的大哥一家同住,而大哥与李水井(时亦任职台北建国中学)因宿舍短缺而分享同一间宿舍。

1947年暑假期间蔡德本与同乡张璧坤郑文峰等成立朴子学生联谊会,公演许多舞台剧《天未亮》、《南归》等作品,不料,张璧坤郑文峰等皆是省工委台大法学院支部的重要成员,日后发生光明报遭破获,许多学工委成员遭逮捕,蔡德本当时未受波及。[3][4]

Remove ads

成家立业(1951-1952)

师大英文系毕业后,蔡德本返乡任教于东石中学。1951年于朴子与黄燔桃女士结婚,次年长女式贞出生。共育有五名子女。

赴美留学(1953年9月-1954年9月)

1953年,蔡德本因所服务的东石中学美援兴建的新式中学之一,因此而获得美方前来视察的教授赏识,得到美援计画提供之奖学金,以学习民主教育为标的,赴美留学一年。其回忆称,该奖学金得主来自各国。留学期间,美国政府除提供生活费外,也安排学员们共同生活、学习,并至美国各州参观考察。[5]

入狱(1954年10月~1955年11月)

回国后一个月(1954年10月),蔡德本旋即被情治单位拘捕入狱,历经嘉义保安司令部刑警大队、嘉义看守所、台北看守所、青岛东路军法处大牢、东本愿寺调查局,再回军法处大牢接到判决书,以“与李水井、张璧坤等经常接近,及阅读唯物论鲁迅小说”为由,判决交付感化,发配安坑临时感训所(位于当时军人监狱内)执行,于1955年11月出狱返乡。

蔡德本在狱中的经历,特别是目睹其他受难者的境遇,成为他日后决心以写作记录这段历史的主要动机。《蕃薯仔哀歌》即是蔡德本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著作。评论家黄怡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蕃薯仔哀歌》的写作风格特点在于其‘没有意识型态固著,也没有激情呐喊’,而是以平实的叙事手法,记录了该时代知识份子、工农同胞所承受的政治迫害[6]

复职(1956-1959)

蔡德本出狱后因肋膜炎大病一场,休养一个月后恢复任教东石中学。

台南一中教书生涯(1959年8月-1990年8月)

1959年,蔡德本受聘于台南一中,举家迁居台南。在任期间编著或参与英语教学教材之编撰,其著作《升大学英文综合测验进阶》(明山出版社)再版25次。1990年蔡德本届龄退休,在台南一中任教约三十一年。

《蕃薯仔哀歌》(1991-2002)

1991年“惩治叛乱条例”废止,蔡德本开始执笔,以日文著作《台湾のいもっ子》一书,并于1994年9月由日本集英社出版。日文版出版后蔡立即著手在长女蔡式贞协助下,亲自翻译成中文版《蕃薯仔哀歌》,并由远景出版社于1995年11月出版[7]。2002年由蔡德馨先生之女蔡式桂女士翻译之英文版 《Elegy of Sweet Potatoes》出版。2016年《消失的项链》由周华斌先生翻译,刊登于台湾文学史料集刊第六辑(国立台湾文学馆出版,许素兰女士主编)[8]

晚年(2002-2015)

1995年《蕃薯仔哀歌》中文版出书,蔡德本因此认识了很多文坛上的好朋友。此后十多年,到他重病以前,蔡德本都活跃地参与各项座谈会、演讲、以及文艺聚会,并接待台日友人。

2015年8月29日,蔡德本于台南逝世,享年89岁。逝世后,后人为其编纂了一本纪念文集,题为《蔡德本老师-勇者的精神,仁者的风范》。该文集现由国家人权博物馆典藏。[9]

获奖纪录

  • 巫永福文学奖,1996年
  • 盐分地带台湾新文学特别贡献奖,1996年
  • 第六届府城文学奖特殊贡献奖,2000年
  • 朴子国小百周年校庆杰出校友,1997年

著作

  • 《台湾のいもっ子》(日本集英社出版),1994年
  • 《蕃薯仔哀歌》(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1995年
  • 英文版《Elegy of Sweet Potatos》(望春风出版社出版,蔡式桂翻译),2002年

短篇小说

  • 《啤酒》,《苦瓜》(新生报副刊),1946年
  • 《鸡埘》(龙安文艺创刊号),1949年
  • 《消失的项链》(台湾文学史料集刊,周华斌翻译,许素兰主编,台湾文学馆出版),2016年

英文教学相关著作

  • 升大学英文综合测验进阶(明山出版社),1967年
  • 高中英文单字测验进阶(上下两册,明山出版社),1971年
  • 电脑测验形式研究(明山出版社),1972年
  • 英文字汇精通(明山出版社),1977年
  • 英文模拟考试题(精准出版社),1980年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