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萧乾 (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萧乾(500年[1][2]—567年),思惕南兰陵郡兰陵[2][3]南北朝南梁南陈官员。是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之孙,父亲是南梁秘书监萧子范,兄长萧滂萧确

生平

萧乾仪容典雅,个性恬淡,擅长隶书,得到叔父萧子云的技巧。九岁时,他获召补为国子周易生,其时司空袁昂担任祭酒,很敬重他;十五岁得推举明经,担任东中郎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迁任太子舍人。建安侯萧正立出镇南豫州,又改任录事参军,累迁中军宣城王萧大器的中录事谘议参军侯景平定后,陈霸先镇守南徐州,引荐萧乾为贞威将军、司空从事中郎,转任中书侍郎太子家令[2][3]永定元年(557年)南陈建立,萧乾除授给事黄门侍郎,其时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晋安,他们互相连结,各地豪帅往往设置栏栅自保;陈霸先很是担心之,就命令他出使宣召大势,同时留意他们的虚实。临行前,陈霸先萧乾说:“建晋倚仗险要,最容易作乱,现在天下初定,不容易出兵。以前陆贾南征、赵佗归顺;随何来使、黥布臣服,他们的节操仿佛近在眼前,何况你举止优雅,才能比前人高,应该尽力建下功名,无需劳动军队。”他到达各地方将令的根据地后,就说明当时的局面,所有渠帅也率领部众诚心归附。同年,他获授贞威将军、建安太守[4][5]

天嘉二年(561年),留异造反,陈宝应派兵协助,又资助周迪兵粮,侵犯临川,逼近建安。萧乾独自在建安郡,没有兵卒,无法守住建安,就弃郡躲避陈宝应。当时闽中的地方长官都被陈宝应胁迫,受他选用,只有萧乾不屈服,搬到郊野断绝人事。陈宝应平定后,他投靠都督章昭达,章昭达将萧乾的事上告朝廷,陈文帝很是欣赏,超授五兵尚书光大元年(567年)他去世,静子[6][7]

Remove ads

引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