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薛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薛善(?—?),字仲良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出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薛善的祖父薛瑚是北魏河东郡太守,父亲薛和是北魏南青州刺史[1]

薛善年少时出任司空府参军事,升任傥城郡太守,转任盐池都将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迁关中,东魏将河东郡改为泰州,任命薛善担任泰州别驾[2]。薛善家向来富有,僮仆有数百人。薛善的哥哥薛元信仗着财势十分奢侈,每次宴会食用的菜肴都是极为丰盛,客人满座,音乐舞蹈接连不断。但是薛善却独能恭谨律己,生活简朴,喜欢安静[3][4]

大统三年冬十月(537年),高欢沙苑之战中战败,留薛善的族兄薛崇礼守卫河东郡,宇文泰派遣派遣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围攻蒲坂,薛崇礼坚守,西魏军无法攻克城市。薛善对薛崇礼说:“高欢以武力犯上,致使君王流离。我和哥哥是衣冠子孙,世世代代受到国家给予的荣宠。如今大军已经来临,而哥哥还想给高氏效力。城破之日,脑袋被人送到长安,说是某某逆贼的头颅,死后有灵,难道不会死有余愧。不如早点归附投降,虽然不足以表现卓越的节操,好歹可以保住性命。”薛崇礼犹豫不决。薛善堂弟薛馥的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卫蒲坂城南面。高子信派遣薛馥来拜谒薛善说:“想要接应西魏军队,但恐怕力量不足。”薛善当即命令弟弟薛济率领门生数十人,与高子信、薛馥等人杀掉守卫关卡的士兵,迎接西魏的军队,薛崇礼出逃,贺拔胜等人追上俘虏了他[5][6]。当时参与这一事件的人都被赏赐五等爵位,薛善认为被逆归顺,是臣子应做的事情,哪里容许全家人都承受赐爵和封邑,于是和弟弟薛慎都坚决拒绝接受封赏[7]。宇文泰称赞薛善,任命薛善为汾阴县县令。薛善才干突出洞察政务,全郡的县令中称为第一。河东郡太守王罴称赞薛善,命令薛善管理六个县的政务[8][9]

薛善很快被征召出任行台郎中。当时西魏计划广置屯田以便供应军费,于是任命薛善出任司农少卿,兼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西魏又在夏阳各山区设置冶铁,再度命令薛善担任冶监,每个月役使八千人制造军事器材。薛善亲自管理指挥,还加以安慰抚恤,盔甲兵器打造的尽量锋利,役使的人也没有劳苦的感觉。薛善加通直散骑常侍,升任大丞相府从事中郎。朝廷追论薛善屯田的功劳,赐爵龙门县子,薛善升任黄门侍郎,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出任河东郡太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获赐姓宇文氏北周六官建立,薛善出任工部中大夫,进爵博平县公,很快出任御正中大夫,转任民部中大夫[10][11]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晋公宇文护执政,仪同齐轨对薛善说:“军国各种大事,需要由天子处理,怎么能由权臣控制。”薛善将这话告诉宇文护,宇文护因此诛杀齐轨。宇文护因为薛善忠于自己,引荐薛善出任中外府司马[12],薛善又升任司会中大夫,辅助总管六府事务。薛善又加京兆尹,仍担任司会,又外任隆州刺史,兼益州总管府长史,获征召出任少傅[13],在任内去世,虚岁六十七。朝廷赠予蒲虞勋三州刺史。周武帝因为薛善上告齐轨之事,定薛善谥号为缪公。薛善的儿子薛裒继承爵位,官至高阳郡太守[14][15]

Remove ads

其他

薛善是一位佛教徒[16]

家庭

兄弟姐妹

  • 薛元信,东魏中坚将军、仪同开府长史
  • 薛慎,北周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蕃部中大夫、淮南县子
  • 薛济
  • 薛氏,嫁北魏左将军府中兵参军元崇智

子女

  • 薛裒,北周高阳郡太守、博平县公
  • 薛粹,隋朝介州长史[17]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周书·卷35》,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