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藏文转写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藏文转写系统是指将藏文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从而使藏语罗马化的一套文字转写系统。现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转写方案。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国会图书馆(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的USLC藏文转写日本东北大学《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所使用的转写系统,以及弗吉尼亚大学西藏喜马拉雅图书馆(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的EWTSTHL

转写比较

威利转写方案是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姓氏来命名。威利转写只局限于藏文,对于藏文中转写梵文的字母没有特别设计。

USLC藏文转写比流行的威利转写更能准确对应梵文,比如ཐོན་མི་སཾབྷོཊ་ 威利转写为thon-mi sam-bho-ta,སཾབྷོཊ་是梵文词语, 如果没有藏文,仅从威利转写,只能判断ta是ཏ,无法得知是ཊ。而USLC转写,是thon-mi sam-bho-ṭa,可以和梵文准确对应。USLC藏文转写的梵文部分和国际流行的梵文转写IAST相同。

USLC有时也称ALA-LC romanization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Library of Congress.

如果一篇文章同时有藏文和梵文,如果藏文转写使用威利,梵文则使用流行的IAST/USLC方案,则一个藏文字母就会两种转写。如ང 威利 nga ,USLC ṅa。除此之外还有,ཉ nya ña,,ཤ sha,śa。如果使用USLC则没有这个问题。

威利转写把藏文འ 转写为' ,但是这种转写在拉丁文中,不符合拉丁文的书写,因此日本东北大学《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所使用的转写系统将འ用ḥ来转写。

EWTS是Extended Wylie Transcription System的缩写,由西藏喜马拉雅图书馆(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网站推出,意为扩展威利转写系统,是威利转写的一种扩展,可以输入藏文中的梵文字母,以及多种符号,不像IAST/USLC带有上标符号。但缺点是有些文字表示还要以“+”呈现,更像是一种输入系统。

Remove ads

藏文

更多信息 藏文, 威利 ...

零声母 未被转写,以元音开头的音节都含有这个字母,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准确判断它的存在。

在藏文字母中,同一个音节辅音字母群,既可能以前后缀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作为“根字母”的上缀或下缀。对藏文字母的前后缀与上下缀,威利转写系统并不区分,因为这并不会构成混淆——除了gy-,既可能是g作为前缀使用,也可能是y作为下缀使用。威利转写系统作了以下区分:当g作为前缀时,在gy之间加一点“.”。如:གྱང(意为“墙”)转写成gyangགཡང་(意为“裂口”)转写成g.yang.

Remove ads

元音

藏文字母的四个元音符号如此转写(以零声母 为例)

ཨི i ཨུ u ཨེ e ཨོ o

当藏文字母的音节不含元音符号时,该音节将发a,威利转写系统在这种音节中加入a,如:ཨ་ = a 。

大写

在藏文字母中,大写的是“根字母”而非首字母。以前的许多转写系统也遵循藏文字母的这种字母大写规则,但这种大写方式与拉丁字母的大写惯例相左。而威利转写系统则遵循了拉丁字母的大写惯例:当一个单词需要大写时,大写其首字母。因此,噶举(བཀའ་བརྒྱུད་)大写成Bka' brgyud而非bKa' brgyud

梵文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体 ...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体 ...
  • च छ ज झ(ca cha ja jha)转写为 ཙ ཚ ཛ ཛྷ(tsa tsha dza dzha)是古往规定,现代转写也可用 ཅ ཆ ཇ ཇྷ(ca cha ja jha)。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体 ...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体 ...
更多信息 梵文天城体, 藏文字母 ...
Remove ads

转写数字

更多信息 数字, 梵文数字 ...

标点符号

ETWS 缺点

大小写混杂,转写中出现+号,都不易阅读,但适合做打字输入。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