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苹果核战 (2004年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蘋果核戰 (2004年電影)
Remove ads

苹果核战》(日语:APPLESEEDアップルシード Appurushido)是一部2004年日本动画电影,改编自士郎正宗于1980年代创作的日本漫画苹果核战》。本片由荒牧伸志担任导演,曾利文彦日语曽利文彦担任监制,动画制作公司为Digital Frontier日语デジタル・フロンティア。本片的剧情设定在未来,人类建立起乌托邦城市“奥林帕斯”,与基因改良的生化人共存。女主角迪娜·纳兹(小林爱英语小林愛声演)有著出色的战斗能力,因而被招募为奥林帕斯维安部队ES.W.A.T的一员,并在人类军方与生化人的对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事实速览 苹果核战APPLESEEDアップルシード, 基本资料 ...

本片的制作方向是“3D Live日本动画”,全片以三维计算机图形(3DCG)技术制作,所有角色皆是以动作捕捉方式呈现,并以卡通渲染技术加入2D动画的质感。本片的制作企画始于2002年,制片人曾利从一开始便将本片设定为3DCG动画电影[4],与导演荒牧一同致力于运用CG技术特有的画面密度,重现原作的世界观[5][6]。本片的影像制作费时一年[4],并于2003年12月举办发表会[7],2004年4月17日在日本上映[1]。在美国,本片在影评界的口碑褒贬不一,影评人普遍认为本片的动画品质令人印象深刻,但故事和剧情深度并不出色[8][9]

续集《苹果核战:机械人的背叛英语Appleseed Ex Machina》于2007年10月20日在日本上映[10]

Remove ads

故事

设定

在未来,人类在“非核大战”之后建立了乌托邦城市“奥林帕斯”(オリュンポス),掌管整个世界的运作[11]。奥林帕斯的一半人口是又称人造人的生化人(バイオロイド,Bioroid),他们有著优秀的基因,并且在七情六欲上有所抑制,但没有生育能力。城市的核心是两座巨大建筑:“塔耳塔罗斯”(立法院所在)和“代达罗斯”(行政院所在)[11]。在立法院,通称“盖亚”(ガイア)的超级电脑“IN”主掌整个城市及监视生化人的运作,七名“七贤老”则与IN沟通并传达决策。科技方面,人类已研发出可使物体升空的重力控制装置,以及运用该科技的动力服“LANDMATE”[11]

剧情大纲

西元2131年,奥林帕斯行政院的维安部队ES.W.A.T从战区招募了年轻的女战士迪娜·纳兹,让她成为ES.W.A.T的一员。迪娜遇见了前战友布里艾诺斯,后者由于一年前在战争中受重伤,全身已被改造成机械。

迪娜在引导员瞳的介绍下了解了城市的现状。城市的行政总监是生化人雅典娜,与领导正规军的人类尤伦纳斯将军彼此制衡。尤伦纳斯对生化人持反对态度,认为生化人将统治人类,其领导的军队突袭并破坏了生化人的维护系统。生化人若无法定期维护便会死亡,除非能让他们恢复生育机能,为此迪娜等ES.W.A.T成员前往一处旧实验室找寻研究纪录“APPLESEED”。全息影像纪录显示,APPLESEED的开发者便是迪娜的母亲吉兰博士,当年她在死前将APPLESEED存放在项链里托付给迪娜。军队不久后抵达了实验室,迪娜与布里艾诺斯虽然成功逃脱,但布里艾诺斯受了重伤,迪娜也得知他为了保护她而暗中为“七贤老”效力。

迪娜回到奥林帕斯,先将APPLESEED交给雅典娜,让生化人恢复生育能力,随后与“七贤老”对峙。七贤老坦承他们为了终结一切战争而企图让生化人成为“新人类”,所用的手段是破坏塔耳塔罗斯顶端的病毒槽“D槽”(D Tank),释放让人类绝育的病毒,将全人类安乐死。无数台多脚炮塔(多脚砲台)开始往D槽前进,为了保护D槽,迪娜与布里艾诺斯前去阻止扮演主控角色的07号机,并在最后一刻输入密码“HITOMI”将之关闭,让所有多脚炮台停止运作,解决了危机。

登场角色

  • 迪娜·纳兹デュナン・ナッツ,声:小林爱英语小林愛[注 2]
优秀的年轻女战士,名列ES.W.A.T人类强化名单第一顺位。隶属LA.S.W.A.T时与布里艾诺斯是一对恋人[13]。父亲是已故的传奇战士,母亲为奥林帕斯的创始者之一吉兰博士。
迪娜的昔日战友兼情人,因在战争中受重伤而被安装“百手巨人”系统、改造成生化机械人[13]。现担任ES.W.A.T的一员[13],因为全身机械化的关系,对迪娜的爱充满煎熬。
生化人,奥林帕斯立法院的一员,负责延揽和引导新人进入奥林帕斯[13][11]
  • 雅典娜·艾利亚斯アテナ・アレイアス,声:小山茉美
生化人,奥林帕斯行政院的最高行政总监[13]。主张维持人类和生化人共存,与军方的乌拉诺斯将军互为势力的平衡。
生化人,ES.W.A.T的负责人,雅典娜的副手[13]
  • 尤伦纳斯将军ウラノス将軍,声:藤本让
奥林帕斯正规军的统帅,敌视生化人[13]
尤伦纳斯的副手,前LA.S.W.A.T成员[13]
生化人,负责布里艾诺斯整备的后勤人员,暗恋著瞳[13]
掌管奥林帕斯立法院的七名老人,与超级电脑沟通并做出决议[13]
Remove ads

制作团队

取自官方网站:[14]

Remove ads

制作

发展

Thumb
制片人曾利文彦日语曽利文彦(摄于2017年)

2002年4月,据报导,士郎正宗漫画《苹果核战》的改编电影即将展开制作,并定于2003年春季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上映[15]。改编电影由Omega Micott(オメガ・ミコット)与Yamato日语やまと合作,西崎あきら担任导演,卡菈·摩斯凯拉(カーラ・モスケイラ)声演女主角迪娜。2002年4月11日,制作团队举行记者会,宣布将于该年6月25日推出前导宣传DVD。报导称该片将以新颖的三维计算机图形(3DCG)技术制作,并使用Trinigy英语Trinigy的3D引擎[16][17][18]

然而新的改编企划在不久后出现。2002年夏天,制片人曾利文彦日语曽利文彦与士郎接洽,也提议将《苹果核战》改编为3DCG动画电影,是为日后本片的起点[4]。曾利是专业的CG动画师[19],他认为《苹果核战》的世界观很适合做成3DCG动画[4],因为其中包含许多机甲元素和各种兵器[20]。士郎另一部作品《攻壳机动队》的1995年版改编电影非常有名,曾利一度担心本片只能居于其次,最后认为本片可以拍出不一样的风格[4]。在曾利看来,《苹果核战》的赛博朋克题材和机甲设计已有种复古的感觉,而且《苹果核战》中的电脑元素少于《攻壳机动队》,可以用动作捕捉打造的肉身对决为卖点[4]。在故事方面,本片的剧本由半田はるか上代务日语上代務执笔,两人的任务包含对原作的设定加以解释,以及与士郎讨论、将故事现代化。半田认为本片继承了原作的精神,不过已经是一部独立于原作的原创作品。[21]

本片以制作委员会的形式制作,Omega Micott(已改称Micott & Basara英语Micott & Basara)与Yamato仍是其中的成员[14]。Micott & Basara持有原著漫画的电影改编权英语Film rights,是本片主要的制作公司[22]。预算方面,本片耗资约1亿日圆制作[2],也有报导称本片的成本仅是皮克斯动画片的5%[22]

Remove ads

动画

本片的制作方向是“3D Live日本动画”(3Dライブアニメ),全片以3DCG制作,并结合2D动画特有的表现手法[19],片中的角色皆以动作捕捉方式呈现[12]。曾利在为TBS电视台工作时,曾与日本动画导演荒牧伸志合制了一部试播短片《IRON MAIDEN》(アイアンメイデン[注 4][4],其中即应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可说是催生本片的重要作品[4]。曾利也决定邀请荒牧来担任本片的导演,将设计全片风格的任务交给他[24]。曾利认为原作的一大特点是致密的世界观[5],而荒牧的目标便是以3DCG呈现出超越2D动画的密度[6]

本片有三个主要元素需要设计:角色人物、背景美术和机甲[25]。2002年8月,山田正树日语山田正樹接任人物设计,荒牧认为山田笔下的2D动画人物具有立体感、很适合这部3DCG动画[26]。曾利和荒牧也指出,本片的一大挑战便是做出能让观众带入感情的CG角色[27][28]。制作团队在CG角色上使用卡通渲染[28],使本片成为全球最先使用该技术的作品之一[22]。2002年9月,荒牧开始领导本片的美术设计[29]。在呈现片中世界这一方面,制作团队追求照相写实主义的美术风格[30]。机甲方面,高仓武史日语高倉武史担任本片的机械设计,负责各种车辆和直升机,以及片头的坦克[31]。2003年1月,荒牧邀请竹内敦志日语竹内敦志设计片尾登场的多脚炮台,竹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草图等设计[32]

虽然本片是3DCG动画,荒牧等人仍绘制了如同2D动画一般的详细分镜图[33]。不过与2D动画不同,本片的分镜图只是大纲,制作团队会以动作捕捉的成果为准[34]。制作团队使用VICON公司的系统进行动作捕捉,并成功同时捕捉复数演员的动作[12]。除了演员以外,制作团队也请片中角色的声优将台词演出一遍,捕捉角色在说话时的脸部表情和嘴型[35]。该作法使制作过程更有效率[36][37],并且让角色脸部和身体两者的情报量达成平衡[38]。虽然如此,部分关键表情仍由动画师进行调整[39]。动作捕捉完成后,制作团队根据演员的演出来调整画面[34],由于本片使用3DCG,镜头的位置与角度几乎可以自由操纵,比2D动画更加灵活[40]

本片的影像制作于2002年后半年开始,费时一整年[4]。制作团队最先制作六分钟的开场桥段,并在2002年12月完成动作捕捉[12]。将开场桥段修改到满意之后,制作团队才开始制作剩下九十多分钟的内容,其馀部分的动作捕捉在2003年3月和4月进行[12]。制作的收尾阶段是数位合成英语Digital compositing,将角色人物、背景美术和机甲组成一个又一个的镜头[25],正式的声优配音也在制作后期进行[41]

Remove ads

配乐

事实速览 苹果核战, 电影配乐 ...

为了招募配乐人才,曾利将本片最早完成的六分钟开场桥段当成邀请函,广发给音乐界人士[44]。最后片中一共出现了11首歌曲,由八名(组)音乐界人士提供,而原创配乐则由高桥哲也日语高橋哲也谱曲[14]。本片的原声带CD于2004年3月24日在日本发行,第一碟收录歌曲,第二碟收录原创配乐[23]

第一碟曲目列表
更多信息 曲目表[23], 曲序 ...
第二碟曲目列表
全碟作曲:高桥哲也日语高橋哲也 
更多信息 曲目表[23], 曲序 ...

上映

2003年12月4日,制作团队于东京都举办发表会[7],同月发布官方网站,宣布新的日本档期为2004年4月[45]。至2004年1月底,官网上已新增预告等资讯,并将2004年4月17日定为上映日期[46]。2004年4月17日[1],本片如期在日本的东宝系电影院上映,同周上映的动画电影有《名侦探柯南:银翼的魔术师》和《蜡笔小新: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47]。本片在首映周末(4月17日、18日)的票房排行名列第七[47][48],次周末(4月24日、25日)则未进前十名[49][50]。根据Box Office Mojo的资料,本片的日本总票房为1,317,444美元[3]。家用媒体方面,本片的DVD于2004年11月25日在日本发行,分成通常版(编号GNBA-3015)与收藏版(编号GNBA-3014),后者为双碟装且附有手册[23]蓝光光碟于2009年7月25日发售[51]

2006年5月,报导称本片的PlayStation 2改编游戏即将问世,由梦想工厂日语ドリームファクトリー (企業)开发、世嘉发行[52][53]。改编游戏题为《苹果核战EX》(アップルシード EX),原订2006年9月28日上市[54],最后延期至2007年2月15日在日本首发[55]。电子游戏杂志《Fami通》仅给予该作14分(满分40分)的差评[55]

Remove ads

海外发行

2004年3月,Geneon Entertainment英语Geneon USA取得本片的国际版权[56]。2004年8月,本片在洛迦诺电影节担任闭幕片之一,为日本以外的首次公映[57][58]。在美国,本片于2004年10月16日在美国波士顿奇幻影展(Boston Fantastic Film Festival)放映,是为美国首映[59][60]。2005年1月14日,本片在美国的31家电影院有限上映,首周末适逢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连假,收获78,718美元[61](约790万日圆[62])至79,818美元[3]。本片的最终北美票房为129,135美元[3],而5月10日发行的DVD则在一个月内卖出8万5千份以上[63]。在亚洲,2005年4月的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放映了本片[64]。在台湾,本片由普威尔国际代理,2005年7月14日发行VCD、普通版DVD和限定版DVD[65]

Remove ads

影评

更多信息 综合得分, 来源 ...

本片在美国影评人之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负面评论居多[62]。根据评论汇总网站烂番茄汇总的32篇评论文章,28%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打分为4.70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苹果核战》在视觉层面上非常吸睛,不过其探讨存在主义的故事情节与角色台词十分呆板、令人尴尬且笨拙。”[注 5][8]Metacritic网站上,本片得到“褒贬不一或中庸”的综合评分,获得了40/100分(17位影评人)[9]

许多影评人针对本片的剧情加以批评[注 6]。情节方面,动画新闻网的编者米哈伊尔·库利科夫(Mikhail Koulikov)批评本片的剧情缺乏新意[66],《纽约时报》的影评人A·O·史考特英语A. O. Scott觉得本片完全没有跳脱科幻套路[80]。《综艺杂志》影评人莱丝莉·菲尔佩林(Leslie Felperin)等人认为,本片的剧情涉及过多术语[67][77]以及只有粉丝会感兴趣的设定[58][71]。至于主题深度,影评人认为本片流于肤浅[73],不如出自同原作者的《攻壳机动队[80][81][82],动画新闻网的卡洛·桑托斯(Carlo Santos)认为公式化的大片动作场面压过了少许的哲学元素[67]。本片的情感力度也被影评人批评为不足[67][70][80]

本片的动画表现得到分歧的评价,CG技术展现的成果获得赞赏[注 7],但也被评价道因缺乏艺术美学而成不了杰作[67]。角色动画评价两极,CG角色的精致度和流畅度获得好评[74][83],但另一方面则被批评外表死板冷漠[76][80]、缺乏灵魂[83],还受限于动作捕捉的人体局限[76]。世界观和背景的动画呈现获得好评[注 8],库利科夫称本片的世界仿佛是为了展现CG的能耐而设计的,具有惊人的复杂度[66],桑托斯则声称非人物体和机甲的CG动画品质无人能及[67]。人物和背景的结合遭批评不够协调[69][81],《芝加哥论坛报》的劳勃·K·艾尔德(Robert K. Elder)批评2D角色仿佛是被钉在3D背景上[69]。本片的动作场面得到好评[注 9],有影评人将之与电子游戏做比对[80]。由多位音乐家创作的电子风格配乐也获得赞赏[66][68][81]

衍生续作

2004年3月,Micott & Basara英语Micott & Basara东京国际动画博览会上宣布将制作本片的续作[85]。稍后有报导称,本片将发展成三部曲,第二作即将展开制作,预计于2005年上映[86]。2004年12月,据报导,Micott & Basara与Axis Entertainment建立合作关系,除了合制三部曲外,也计画推出一部电视动画和一部真人电影[87][88]。2005年4月,荒牧伸志确认回归执导续集,吴宇森则成为监制之一,2006年夏天预计将同时推出续集和26集的电视动画[89]。2006年5月,续集正式定名为《苹果核战:机械人的背叛英语Appleseed Ex Machina》(EX MACHINA)[52]。2007年10月20日,续集在日本正式上映[10]

电视动画于2008年3月正式宣布,题名为《APPLESEED GENESIS》[90][91],由RADIX ACE ENTERTAINMENT制作动画。电视动画原定2009年播出,但因制作公司方面的问题而中止制作[92]。Micott & Basara随后撤换班底,改于2011年推出13集的电视动画《苹果核战XIII英语Appleseed XIII》,但公司已在正式播出前宣告破产[93]。2014年2月,据报导,Lucent Pictures Entertainment将制作一部重启版的CG动画电影《苹果核战记:阿尔法》,由荒牧伸志再度担任导演[94][95]。该片于2014年7月15日在欧美地区数位发行[96],2015年2月17日在日本上映[97]

备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