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兰银官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兰银官话是西北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共56个县市。[2][3]
起源
元明朝代交替时,由于政权更替的战乱,今兰银官话区中,除凉州(武威)、兰州外,土著汉人死离殆尽,人口稀少。明初镇番卫(今民勤)建立时,文献中并无关于土著的记载,只是记载了部队在石羊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已空无一人,就驻扎下来,取名“小河滩城”。明朝政府建立卫所,带来人口数倍于土著的军户,原籍以江淮地区、中原地区为主,为兰银官话区的人口主要来源。同时,兰州、银川分别作为肃王府、庆王府所在地,有大量来自南京及苏南地区的王室家属、随从、工匠等人涌入。有记载:“明之初,兰人自江南迁徙而来者十居八九”。
明初西北移民史可能是兰银官话独立且有别于西中原官话的重要原因。
语音
除却特殊发音,兰银官话在聼感方面,近似于中原官话陇中片与秦陇片的综合群。
不分尖团,shu-会转化发成f-,如:说(fɤ24) ,书(fu44)。
不分韵母en与eng。
兰银官话最大的特色在于常常只有三个声调。
分区
大体而言,兰银官话分布地带包含新疆北疆(不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即“伊犁州直”),甘肃河西走廊及陇中部分地区,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同心县、盐池县以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全境。哈萨克阿拉木图、江布尔等地以及吉尔吉斯的东干语也是以兰银官话语音为基础。
兰银官话可分为四个方言片区:
- 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乌鲁木齐市(市区、乌鲁木齐县)、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奇台县)、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双河市、阿拉山口市、温泉县、精河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青河县)、塔城地区(塔城市、乌苏市、沙湾县、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哈密市(市区、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屯市、奎屯市等地。
- 乌鲁木齐话与河西话一样,只有三个声调,阳平和上声混合。有较多的维吾尔语和波斯语借词。按照口音可以分为回民话和汉民话,汉民话更接近北京话。
- 北疆当地居民称兰银官话北疆片为“新疆土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方言被当地居民称为“团场话”,即带明显职工来源地口音的普通话,所以,“团场话”不是一种特定的方言,而是广大兵团团场使用方言的统称。一般而言,北疆除塔城、伊犁部分团场使用四川普通话,其馀团场均为河南普通话。
- 原北京官话石克片(又称北疆片或克石片)被取消,划入兰银官话北疆片。这些地方的汉族多为1949年后从内地迁往新疆的移民,当时语音接近普通话,因此定为北京官话石克片。但现在这些地方的汉族居民多在新疆出生,语言已带有北疆口音,因此划为兰银官话北疆片。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