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施政报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施政报告(英语:Policy Address)是香港向全香港市民简介未来一年政策方向的政府报告书,每年编制施政报告的政策最初由香港总督麦理浩制定及在1972年10月18日首次宣读[1],以提升政府施政的透明度,并借此收集市民和议员的意见[2],对政策作出适度调整,现时施政报告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每年公布一次。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2月13日) |
历史
英属香港时期,香港总督定期在立法局发表演说。由于立法局的年度会期在每年10月开始,港督宣读施政报告的时间会在10月立法局复会的第一日。
最初的港督施政报告源自英国君主的“御座致辞”,国王或女皇在英国国会每年的新会期到国会发表演说,讲述未来一年的立法工作及愿景。港府平定在1967年发生的六七暴动后,为加强与市民沟通,第25任港督麦理浩从1972年起的每年10月到立法局向议员讲述未来一年的施政方向[3],同时通过电视、电台向大众市民广播,中文名称在当年已称作“施政报告”[1][2],但因为英文名称(英语:Address by the Governor),故此又被翻译为“港督致辞”。此后每年10月,港督都会在立法局讲述未来一年的施政方针及计划。1986年起英文名称改为(英语:Policy Address)[4]。1992年起为每份报告订立标题,并且在宣读施政报告后,除了接受立法局议员的质询,也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施政报告》答问大会,港督亲自回应市民的提问[5]。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于1996年10月2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6],他在施政报告的最后一章提到对香港在1997年主权移交后的忧虑[7]:“我感到忧虑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权会被北京剥夺,而是这项权利会一点一滴地断送在香港某些人手里。”[8]这番话被认为道出了很多香港人最深层的焦虑:港人维系自治权时,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压力,还有来自香港内部的背叛[9]。
另外,港督在立法局发表完施政报告后,均会由议员提出及通过又称为“致谢动议”的致谢议案,感谢港督发表演辞,致谢动议成为一项礼节性的惯例[10]。
Remove ads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 | ” |
——《香港基本法》第64条 |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后,香港行政长官依照旧例,在每年10月立法会复会时宣读施政报告。
董建华于2002年连任行政长官,以高官问责制需要试行期作为理由,把原于2002年10月宣读的施政报告延后至2003年1月宣读;这种做法直至2005年辞职为止,因此在2002年没有施政报告。
曾荫权当选行政长官后,回复以往惯例,在每年的10月宣读施政报告,并以立法年度作为施政报告的有效期(例: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施政报告)[11],所以在2005年先后于1月和10月一年内有两份施政报告。
梁振英上任行政长官后,宣称为了让第五届立法会议员有充足时间发表意见,把原于2012年10月宣读的施政报告延后至2013年1月宣读,这种做法直至他任期届满为止,使2012年内没有施政报告[12],之后至2017年离任都是在1月发表。
2017年7月林郑月娥上任行政长官后,又把施政报告的宣读时间恢复于10月发表,所以在2017年再度出现两份施政报告。
2019年,因为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的影响,民主派议员在林郑月娥准备进入会议厅发表2019年施政报告前叫口号,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中止当日的立法会会议,政府新闻处宣布林郑月娥改为以录影片段形式发表《施政报告》,为《施政报告》47年历史以来首次[13]。
林郑月娥原定在2020年10月14日宣读2020年施政报告,但因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出席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撞期,林郑月娥需要亲自到中国深圳听取讲话[14],加上收到中央通知其于10月下旬(实际为11月上旬)到北京与国务院各部委商讨对香港的措施,政府在10月12日宣布林郑月娥延期宣读2020年施政报告[15],至11月16日宣布定于11月25日发表2020年施政报告[16][17],为首次在11月发表的施政报告。
2024年10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内容主题为“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李家超强调,透过落实《施政报告》的核心理念,政府将切实推动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地与执行,抓紧机遇,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18]
2025年9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封面设计采用绿色,以象征活力及政策的持续推进。此次报告的主题为“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明确了政府未来施政的核心方向。李家超指出,报告中涵盖短期、中期及长期政策,全篇围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作为主要轴线,同时反映他近年施政的宏观理念,旨在促进经济繁荣与改善民生。[19]
施政报告列表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