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行路难(其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三首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的失落与迷茫,但最终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写作背景
《行路难(其一)》写于公元744年,李白被奸臣诋毁,在满怀愤慨的情况下被迫离开京城。诗人早年怀抱报国之志,希望能通过仕途建功立业。然而,经历了入朝后遭受排挤和放逐的失落,李白逐渐认识到仕途的艰难与复杂,满怀的理想和抱负无法施展。这首诗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彷徨与希望。
全文
“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
翻译
注释
①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③清酒:清醇的美酒。
④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⑤玉盘:精美的餐具。
⑥珍羞:珍贵的菜肴。
⑦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⑧直:通“值”,价值。
⑨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
⑩不能食:咽不下。
⑪茫然:无所适从。
⑫太行:太行山。
⑬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⑭岐:一作“歧”,岔路。
⑮安:哪里。
⑯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1]
⑰会:当。
⑱云帆:高高的船帆。
⑲济:渡。[2]
Remove ads
赏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3]
主题与意义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苦闷与彷徨,同时也传递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乐观态度。诗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是成为后人传颂的名句,象征着积极进取、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影响与评价
李白的《行路难》不仅在当时为人称道,也成为后代许多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抱负、面对挫折时引用的名篇。[4]诗中不仅有对困境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信心,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乐观豁达的个性。
相关典故
姜太公垂钓
指的是姜子牙(姜太公)在渭水河边垂钓,被周文王礼遇重用,最后辅佐建立周朝,表示隐士的等待与理想的实现。
伊尹梦舟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