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衡阳站
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衡阳站,原名衡州站,为京广铁路、湘桂铁路、衡柳铁路(衡柳联络线)上的一座客货运特等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隶属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衡阳车务段。
车站于1935年10月10日启用,次年9月1日改为今名,建站初期为粤汉铁路株韶段乃至全线的一座重要车站,此后湘桂铁路又在车站接轨。抗战期间车站为保障客货运输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遭受严重毁坏。战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车站进行了多次扩建,今日的衡阳车站分为南北两场,南场专办旅客运输、北场专办货物运输。建成初期的车站站房至今仍作为辅助站房使用,现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车站依其枢纽地位为车站乃至衡阳带来了繁荣,但也因其繁忙的旅客接发状况带来了治安、管理方面的问题。依据衡阳铁路枢纽的规划,未来车站邻近的京广、湘桂铁路将外迁,车站的客货运输机能也将由枢纽中其他车站代替。
Remove ads
历史

衡阳站建设随粤汉铁路株韶段的建设而立项,当时称为“衡州车站”,工程隶属于第六总段工程的一部分,选定的站址位于湘江东岸的蔡家堰,在当时石家老屋村的古樟树旁[5][6]。车站地处粤汉铁路全线中心、贯通南北,地位十分重要[5],因而车站列为二等站,考虑到未来发展,站内一切设施按照一等站标准规划[7]。由于株洲与衡阳间渌河、洣河、耒河上共有三座钢桥工程,为考虑衡阳以南的工程进行,株韶段工程局决定在如上三座钢桥未修通的情况下先行修建衡州车站及屯料码头(粤汉码头[8]),衡阳一段铁路工程所需车辆、轨道可直接从株洲转水路运至衡阳[9]。
民国23年(1934年)4月22日,车站举行土石方工程的开工典礼,当年双十节站房工程举行奠基仪式,车站也同时开始走行工程车[10]。民国24年(1935年)7月底站房建筑竣工,8月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第六总段、驻路警察所等单位迁入办公。10月10日双十节时,车站开幕[11]。民国25年(1936年)9月1日,车站随粤汉铁路全线正式投入营运改名“衡阳车站”[12]。
“ | 衡州为本路全线之中心,南北转输之要点,湘江复聚会于此,实水陆交通之重心,此后不惟路务发展所系,而地方繁荣,尤息息相关,是今日衡州车站之落成,乃本路发挥交通任务之肇始,前途正无可限量也。 | ” |
——顾孟余寄衡州车站开幕典礼训词[13] |
Remove ads
车站在建成之初有南北两场:南场为客车场,有到发线5股、其他线4股,预留调车线场地,并有旅客站台2座;北场为货车场,有7股道,预留货物站台及货物线场地;另外还有衡阳车房(衡机)线路、粤汉码头装卸线[8]。湘桂铁路建成后,两路在衡阳站接轨[8],旅客若欲南下前往两广、云贵地区乃至海外,衡阳为其必经之站[14]。在衡阳湘江大桥未修成之时,车站修有一条荷花坪下河线与临时便桥接轨,便桥被洪水冲毁后又改接轮渡码头以保持粤汉、湘桂两路的联运[8]。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两路接轨车站的衡阳站为当时军民物资与人员运输做出了重要贡献[14],也数次与毗邻的衡阳八甲岭机场一道遭到日军战机轰炸,站内设施损毁严重[15]。衡阳保卫战期间,车站遭受日军轰炸以及国军的自我破坏[8]。民国33年(1944年)7月2日,日军占领车站[16]。在战后的民国35年(1946年),粤汉路局进行复旧工程后各项设施仍未达战前标准,南场只恢复7股道,北场只恢复短线5股道[8]。民国38年(1949年)国军撤离衡阳前欲破坏车站设施,中共党组织发动路局职工保护设备遂未能实施破坏[14]。
1950年,衡阳站被铁道部列为全路主要编组站,同年车站进行进行扩建,1952年完工后车站成为全国首个利用电气集中联锁进行调度的车站,此后在1954—1956、1958年又经历了两次扩建,分别增设了股道及驼峰。1964年,车站于武衡双线改造期间再次进行扩建。[17]
武衡双线改造完毕后,车站成为衡阳铁路枢纽中集编组与客运一体的枢纽车站,但至1970年代研究衡广复线时车站运能已经接近饱和,需要进一步扩能改造。1974年铁四院研究衡广复线时,对衡阳铁路枢纽的总体布局列举了10个方案,其中有8个是对既有车站进行扩建,当时设计部门也推荐将既有车站改造的方案。但在进一步设计研究中,铁路部门意识到,既有的推荐方案不仅征地拆迁的工程繁重,且湘桂铁路附近有工厂阻碍,无法修建引线,另外运输设备也没有扩建的余地。1975年,经实地勘察后,铁路部门又转向他地分散新建站场的方案,同时仍未放弃老站扩建方案,但强调需要选择其中拆迁较少者。[18]
铁四院在听取如上意见后又推出5种方案,但经比对后认为,分散新建站场方案在管理和对城市干扰方面有缺点,既有车站改造方案仍未解决1974年方案的问题。铁路部门与衡阳市府沟通后,在5种方案中比选出了一个老站扩建方案,另外还增补了一个编组站机能搬迁至茶山坳站的方案以供最终选定。因老站扩建方案的配套设备费用、拆迁工程量、编组站运用机能等方面的不足,又因衡阳市及广州局要求编组站迁出,遂决定选用在茶山坳新建编组站,即衡阳北站方案。[19]
在新建编组站方案中,衡阳站北场改建为地区车场及零担货场,南场改建为客站及客整所[20]。衡阳站改造工程于1984年5月完工[21]。1989年12月27日衡阳北站投入使用,车站自此取消办理货物列车的接发解编业务[22]。
Remove ads

衡阳站与1990年至1995年进行全面进行技术改造工程,期间车站南场改造为专用于旅客运输的站场,同时新建候车大楼、旅服大楼、衡铁大酒店等附属设施,站坪亦向南扩宽;并改造北场为地区货场[22]。
衡阳站于1995年5月30日由一等站升格为特等站。2005年5月19日,车站建制与衡阳北站、衡阳西站合并管理[23]。武广客运专线(今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勘察设计时,曾有将该线引入既有衡阳站的方案,但最终因引入既有站场方案在线路线形、站场枢纽的局限性而放弃[24]。2010年10月21日,原衡阳直属站、原永州车务段、原郴州车务段合并为衡阳车务段[25][26]。
2017年9月1日开始,衡阳站启动了综合改造工程,对既有车站客运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增建扶手电梯及升降机,同时加高车站月台,全部工程于2018年6月29日全部完工。[27]
2020年初,《衡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获批,规划中明确有关部门将逐步推进衡阳市区湘桂铁路、京广铁路路段的改线工程[28]。衡阳东站的高速场东侧将兴建普速场用以替代衡阳站的客运功能;另外也将新建新的货车外绕线及新衡阳东编组站以替代衡阳站的货运功能[26]。
车站设施
老站房
修建中的站房
新站房
衡阳站目前使用站房于1995年投入使用,面积7800平方米[22][23]。站房共有2层,设有3个候车厅[27]。
衡阳站老站房目前仍然作为辅助站房使用,内设有小件物品寄存处、军人母婴候车室、车站派出所及车站办公处。老站房长50米,两侧高15米,位于中部的阁楼较两侧楼顶又高2米,设有防空警报设备[6]。该建筑高三层,下层使用长沙丁字湾产出的花岗岩砌筑,建筑于民国23年(1934年)7月16日开工建设,项目由福华公司承包,并在当年双十节举行了奠基仪式[5],民国24年(1935年)7月底竣工[11]。抗战期间建筑遭受轰炸,损毁3楼一角[26],抗战结束后建筑重修[29]。
2015年12月7日,老站房建筑以“衡阳火车站早期建筑”的名义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30]。2019年2月28日[31],该建筑又以“衡阳铁路早期建筑群”的子项“衡阳火车站早期建筑”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32]。
衡阳站设有南、北两场。北场为地区车场,设有4条到发线、13条调车线及存车线,设有简易驼峰,有衡北湘桂联络线通过,主要负责小运转列车解编,货场、专用线、车辆段客货列车车底的取送作业,同时有部分湘桂铁路货车通过。衡阳南场为旅客列车到发场,共有10条到发线(其中4条为正线)、4座旅客站台,办理旅客列车中转、整备、客运业务和部分客货列车的通过[33][34];南场西北侧设有零担和整车货场,南咽喉东侧则为客车车底存车场和客车整备所[35]。
西↑ | 站房 | ||
侧式站台 | |||
1道 | 1站台 | 到发线 | |
Ⅱ道 | (白沙洲站、衡阳西站)衡柳联络线上行、湘桂铁路 正线(衡阳北场) | ||
3道 | 2站台 | 到发线 | |
岛式站台 | |||
4道 | 3站台 | 到发线 | |
Ⅴ道 | (白沙洲站)衡柳联络线 下行正线(衡阳北场) | ||
Ⅵ道 | (周家坳站)京广铁路 上行正线(衡阳北到达场) | ||
Ⅶ道 | 4站台 | (周家坳站)京广铁路 下行正线(茶山坳站) | |
岛式站台 | |||
8道 | 5站台 | 到发线 | |
9道 | 6站台 | 到发线 | |
岛式站台 | |||
10道 | 7站台 | 到发线 | |
东↓ | 衡阳客整所 |
今日的衡阳站是一座联络京广、湘桂、衡柳、怀衡、吉衡共计5条铁路干线的枢纽车站[26]。在客运方面,衡阳站春运期间日最高发送旅客4.2万人次[36]。车站的客流量曾一度高于省会的长沙站,尤其是春运的春节后返工期,在1990年代,节后日均有2万人从衡阳乘坐列车南下广州,衡阳站加开的临时旅客列车远多于湖南省其他铁路车站,因而有“节前看广州,节后看衡阳”一说描述广铁管内的春运情况[26][37]。
Remove ads
事件与轶闻
衡阳站地处咽喉的交通位置使得其成为国内一处重要的客货集散中心,一方面为车站乃至衡阳带来了繁荣,但同时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了隐患[38]。尤其是进入1980年代后,衡阳站及邻近的铁路沿线经常发生偷盗、抢劫,乃至刑事案件。到后来沿线甚至形成了专门从事劫车销赃的犯罪团伙,利用铁路运输的军事物资亦未能幸免于盗抢[39]。因而在社会上流行着“火车好坐,衡阳难过”的顺口溜用以描述衡阳站及附近铁路线路的治安问题[40][41][注 1]。
“ | 衡阳铁路治安确实需要认真、彻底解决一下……绝不允许不断反复。 | ” |
——1992年5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乔石针对衡阳铁路治安问题的批示[38] |
为解决衡阳铁路治安问题,地方、铁路部门皆有开展过治理整顿工作[40][42]。1990年代中期治安状况一度好转,但至1990年代末,在当时社会矛盾及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衡阳铁路治安问题又起,衡阳一带铁路在2000年又一次被中央综治委铁路护路办列为全国铁路重点整治区段重点整治,此后当地铁路部门、地方政府采用护路联防、综合治理的方式以解决存在的治安问题[43]。
199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晚9时许,衡阳站正组织旅客乘坐衡阳发往广州的617次旅客列车,当第五批乘车旅客经车站天桥楼梯下至站台时,有旅客背包掉落,正欲捡起时将后方旅客绊倒,最终酿成踩踏事件。事故造成22名旅客当场身亡、22名旅客送医后死亡、受伤43人,事件构成旅客重大伤亡事故。[37][44]
事后认定车站车票超售、乘降组织混乱、乘车指挥欠缺等问题是造成事故的原因[44]。此后衡阳站改善了其乘降组织及指挥体系,并规定在春运期间一切该站始发终到广州的旅客列车一律在一站台组织乘降,以避免旅客行经天桥及地道[37]。
2014年5月2日和3日,衡阳站站前广场接连两天发生持刀砍人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网络上一时间有将该事件与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案、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袭击案相关联的传言,认为砍人事件属新疆恐怖分子所为。公安部门经调查后发现,5月3日事件的嫌疑人为汉族且有精神病史,两起事件并无关联[45][46]。
邻近车站
注脚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