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园寺公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園寺公經
Remove ads

西园寺公经(日语:西園寺公経さいおんじ きんつね Saionji Kintsune */?,1171年—1244年10月2日),又称藤原公经(日语:藤原公経ふじわらのきんつね Fujiwara no Kintsune),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公卿歌人西园寺家出身,官位从一位太政大臣,《百人一首》歌人、新三十六歌仙和《新时代不同歌合》歌人,姐夫是同为《百人一首》歌人和新三十六歌仙的藤原定家

事实速览 西园寺公经, 《百人一首》歌人新三十六歌仙 《新时代不同歌合》歌人 ...
Remove ads

生平

根据《公卿补任》和《尊卑分脉》记载,公经在承安5年2月21日(1175年3月15日)日语叙爵从五位下,治承3年正月5日(1179年2月13日)升从五位上(上西门院当年御给日语院宮給),养和元年11月28日(1182年1月4日)或同年12月28日(2月3日)就任侍从日语侍従寿永2年正月5日(1183年1月30日)升正五位下(上西门院当年御给)。根据《尊卑分脉》记载,他在元历2年正月20日(1185年2月21日)就任左近卫少将备前日语権官,《公卿补任》则记载是同日或同年正月30日(3月3日)就任越前权介和左近卫少将,文治2年正月30日(1186年2月21日)或同年2月30日(3月22日)就任备前介[1][2]

文治3年正月5日(1187年2月14日),公经升至从四位下,文治5年正月18日(1189年1月5日)就任赞岐权介,文治6年正月5日(1190年2月11日)升从四位上。建久2年2月1日(1191年2月26日),他升至正四位下(父卿去年大原野日语大原野行幸赏),建久4年正月28日(1193年3月3日)升任左近卫中将,建久7年12月25日(1197年1月15日)就任藏人头日语蔵人頭(超上日语六人或超三人),土御门天皇在建久9年正月11日(1198年2月18日)即位后,公经续任藏人头,并且出任后鸟羽院别当日语院司[1][2]

建久9年正月30日(3月9日),公经就任参议,续任左近卫中将,同年11月9日或14日(12月8日或12月13日)升从三位正治2年正月22日(1200年2月8日)兼任越前权,正治3年正月7日或23日(1201年2月11日或2月27日)升正三位朝觐日语朝覲行幸赏),建仁元年7月23日(1201年8月23日)就任权中纳言,同年8月23日(9月21日)获准带剑。建仁3年正月12日或13日(1203年2月25日或26日),他升至从二位(超源兼忠日语源兼忠 (村上源氏)),同年10月24日(11月29日)就任右卫门督日语衛門府,11月23日(12月27日)转任左卫门督,元久2年2月2日(1205年2月22日)辞任,翌年3月28日(1206年5月7日)就任中纳言,建永2年正月5日(1207年2月3日)升正二位,同年2月10日或承元元年10月29日(3月10日或11月20日)升任权大纳言[1][2]

承元5年正月22日(1211年2月7日),公经兼任中宫大夫中宫为公经之妻的侄女九条立子[3]),建历元年10月1日(1211年11月7日)辞任[4]建保元年(1213年),他就任关东申次日语関東申次[3]。建保5年11月8日(1217年12月8日),他遭到后鸟羽院勘当日语勘当而笼居[5],翌年10月8日或19日(1218年10月28日或11月8日)就任大纳言,同年11月26日(12月15日)兼任春宫大夫东宫是九条立子之子怀成亲王[3]),承久元年11月13日(1219年12月21日)兼任右近卫大将,同年11月18日(12月26日)兼任右马寮御监,翌年正月11日(1220年2月16日)辞任春宫大夫[2][4]

承久之乱爆发时,公经由于亲近镰仓幕府而与其子西园寺实氏日语西園寺実氏一同被后鸟羽院监禁于弓场殿,不过由于他事前派遣家司三善长衡日语三善長衡伊贺光季日语伊賀光季通风报信,最终促使镰仓幕府获胜[6][7]。承久3年闰10月10日(1221年11月25日),他就任内大臣,续任右近卫大将[2][4]贞应元年8月13日(1222年9月19日),公经就任太政大臣,翌年正月27日(1223年2月28日)升从一位,同年4月2日(5月3日)上表辞任太政大臣,但之后他依然以前任太政大臣的身份,负责向幕府传达朝廷的消息,参与讨论朝廷事务[8]:202嘉禄3年3月10日(1227年3月28日),他获补任日语補任后院别当日语別当[2][4]宽喜元年10月25日(1229年11月12日)获赐左右近卫府生和番长各一名作为随身日语随身,同年12月20日(1230年1月6日)辞去随身。

宽喜3年12月22日(1232年1月15日),公经由于患病,因此以明惠戒师而出家,法号觉胜,准三宫[2][4]天福元年6月,公经的家人日语家人源亲贤由于被公经表弟藤原公雅日语藤原公雅之子藤原实任日语藤原実任凌辱,气愤的公经上奏要求对实任处以解官日语解官放氏日语放氏[9]。晚年,公经居于北山第,北山第是建于在承久2年(1220年)时以尾张国松枝庄(现爱知县一宫市木曾川町日语木曽川町一带[10])与仲资王日语仲資王相博日语相博得来的京都北山,其后他在附近兴建西园寺日语西園寺(现鹿苑寺一带),落庆日语落慶仪式也获北白河院安嘉门院出席,西园寺家的名称即源于此。宽元2年8月29日(1244年10月2日),他在北山第因为痢疾去世,享年74岁,号西园寺太政大臣,其墓和雕像位于西园寺内[4][11][8]:303。幕府为此暂停了二十天的评议工作,前任和时任征夷大将军九条赖经九条赖嗣改穿了轻服。[8]:303

Remove ads

评价

安贞2年9月10日或10月11日(1228年10月9日或11月9日),公经获准使用牛车[2][4],对此近卫家实日语近衛家実在《猪隈关白记》同年9月9日(10月8日)条指出:“自古皆是先准坐人力车,才到牛车,直接获准使用牛车,除了执柄外,再无其他例子了”(先聽輦車、次可聽牛車歟、直被許牛車之事、執柄之外、無其例歟[7]

公经在出家后仍然处于权力核心,其子实氏当时已经官至右大臣,其孙以及另一子洞院实雄日语洞院実雄也担任权大纳言,加上九条家近卫家均与西园寺家有姻亲关系,摄关大臣等各项要职均由其一门包揽,连摄政近卫兼经日语近衛兼経也对公经言听计从。延应2年春,当时朝廷计划施行仁政,但在同年正月6日(1240年1月31日)的叙位日语叙位却引起了争议,平经高日语平経高形容“公经之命无人能够违背,连官途政务等各种世事也是如此,仁政之举是没有意义的吧。”(相國禪門之命一切不被相背之間、官途世路之政務萬事如此、善政之沙汰無詮歟)。另外,根据《吾妻镜嘉祯2年2月22日(1236年3月30日)条记载,公经也曾经向幕府提出希望取得御家人橘公业日语橘公業伊予国宇和郡的领地,北条泰时也无法拒绝其要求,转为劝说公业交出领地,可见其在幕府的影响力[12][7][8]:287-288

此外,《平户记日语平戸記》宽元2年8月29日条,形容其为“朝之蠢害,世之奸臣也”[7],《明月记》宽喜3年3月22日(1231年4月25日)条称其是“大相一人之任意,超过福原平禅门欤”[13],《故一品记》仁治3年6月3日(1242年7月2日)条则称其“当世之重臣无可比肩之人,诸事如思之人也”[14]

Remove ads

和歌

更多信息 敕撰和歌集,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 ...

公经总共有116首和歌收录于敕撰和歌集,其中30首和歌入选《新敕撰和歌集》,仅次于藤原家隆(40首)、九条良经(36首)和藤原俊成(35首),排在第四位[3],另有13首连歌收录于《菟玖波集日语菟玖波集》,分别是春连歌上(连歌大观编号142和143)、春连歌下(连歌大观编号224和225)、夏连歌(连歌大编号476和477)、秋连歌上(连歌大观编号642和643)、冬连歌(连歌大观编号1041、1042、1083和1084)、神祇连歌(连歌大观编号1198和1199)、恋连歌上(连歌大观编号1402、1403、1462和1463)、恋连歌下(连歌大观编号1923和1924)、杂连歌二(连歌大观编号2630和2631)、杂连歌三(连歌大观编号2858和2859)和贺连歌(连歌大观编号3667和3668)[16]。歌风方面,公经的部分和歌参考了《源氏物语》和《伊势物语》等作品,也多用挂词日语掛詞和体言止等手法,在当时属于新派歌风[3]

更多信息 歌合(日语:歌合), 定数歌(日语:定数歌) ...

百人一首

更多信息 敕撰和歌集版本[20], 《百人一首》版本[18] ...

这首和歌收录于《新敕撰和歌集》卷第十六“杂歌一”,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1052,词书是“咏落花”(落花をよみ侍りける[20][注 1]。此歌从绚烂耽美的世界转变至感叹老年以至死亡,推测是公经出家后的作品,吉海直人日语吉海直人认为此歌是小野小町《百人一首》入选作的本歌取日语本歌取,并且承袭藤原定家收录在《拾遗愚草日语拾遺愚草》内的作品(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068)的风格,其中“花さそふあらし”的用法早见于三奏本《金叶和歌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56),不过手法上其他和歌是以描绘落花之美为主,此歌则将其与死亡连系起来,“あらしの庭”这个用法也不常见,不但八代集没有任何例子,其后也仅《玉叶和歌集》有收录一首(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54)。此外,公经的作品未有入选其他由定家编撰的歌集,因此冢本邦雄日语塚本邦雄认为公经的和歌水平其实未获定家承认,入选《百人一首》是基于定家的个人因素,才不惜排除有19首作品收录于《新古今和歌集》的藤原有家日语藤原有家和17首的藤原秀能日语藤原秀能,而挑选了仅十首作品收录于《新古今集》的公经[26][27][28]

首句“花さそふ”的意思邀请樱花,采用了拟人法,主语是第二句的“岚”(风暴),指在岚的邀请下,樱花散落一地。第二句“あらしの庭の”的意思是刮起风暴的庭园。第三句“ゆきならで”的意思是并非雪,为散落樱花的暗喻,属《古今和歌集》以来常见的用法,在这里以此与第四句连接,另一方面“なら”是表示断定的助动词日语助動詞 (国文法)なり”的未然形日语未然形,“”是表示否定的接续助词。第四句“ふりゆく物は”有两种意思,既可指樱花如雪般降下(降り),也可以指自己逐渐老去(古り),前者承接第三句,后者则转换自前者,挂词“ふりゆく”是四段动词连体形日语連体形,“”是表示强调的系助词。末句“わが身なりけり”的意思是原来就是我自己啊,“”(我)是代名词,“”是格助词,“なり”是表示断定的助动词的连用形日语連用形,“けり”则是表示过去的助动词的终止形日语終止形,蕴含感叹的意思[29][27][30]

Remove ads

家集

公经的家集日语家集是《公经集》,现仅存传称笔者日语古筆慈圆古笔日语古筆切,连同临摹的一种,总共有七种和13首和歌,翻刻于《新编私家集大成》,《夫木和歌抄日语夫木和歌抄》虽然另有收录一首词书记载为出自公经“御集”的和歌,但是未能确认与古笔切关连。由于古笔切当中记载定家为权中纳言,因此推测成书于其任期的宽喜4年正月(1232年1月24日至2月22日)至贞永元年12月(1233年1月12日至2月10日)之间,原本是约30厘米长的卷子本,根据《明月记》贞永2年3月22日(1233年5月2日)条记载,公经的家司长门守兼友“持彼草大卷”拜访定家,推测“彼草大卷”便是《公经集》的原型,卷子本形态也代表其有可能是编撰《新敕撰和歌集》时所用的基础资料。此外,收录于《福地书店和本书画目录》,名为“慈镇和尚 咏草切七首”的挂轴也与上述古笔切为同笔,收录了七首古笔切没有的和歌[31][3][32]

Remove ads

古笔

以公经为传称笔者的古笔有熊野怀纸日语懐紙(“远山落叶 海边晚望”以及“山河水鸟 旅宿埋火”)、藤原公经怀纸以及藤原公经消息(西园寺公经书状),均是真迹[33]

更多信息 名称, 名义 ...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