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岛和彦

日本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島和彥
Remove ads

西岛和彦(日语:西島 和彦にしじま かずひこ Nishijima Kazuhiko,1926年10月4日—2009年2月15日),日本粒子物理学家,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誉教授[1]日本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者。赠从三位

事实速览 西岛和彦西岛 和彦(にしじま かずひこ), 出生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西岛生于日本土浦市,学术生涯著名成就是与中野董夫合作、与默里·盖尔曼分别独自提出盖尔曼-西岛关系,被提名1960年、1961年、1964年、1966~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3]。西岛独立与他人提出奇异数概念,他称之为“η电荷”。

Remove ads

生平

西岛和彦于1926年10月4日生于日本茨城县土浦市[4],1948年于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毕业,1955年获得大阪市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核力的研究。

1950年,西岛还在读博士,被南部阳一郎聘为助手,从事强相互作用奇异粒子(当时称之为V粒子英语V particle)的理论研究[4]。在研究奇异粒子衰变时,与中野董夫独立于默里·盖尔曼提出了一个关于奇异粒子量子数的公式,现在称之为盖尔曼-西岛关系

其中,Q电荷I3同位旋分量,B重子数S奇异数。这一关系为盖尔曼[5]乔治·茨威格[6][7]在1964年分别独立提出夸克模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4年任大阪市立大学讲师,1959年升任副教授。在市大,西岛与南部阳一郎中野董夫早川幸男、山口嘉夫等人形成了一个理论物理学学派[8],其中南部教授是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野教授曾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1956至1958年,西岛和彦应维尔纳·海森堡之邀,赴德国哥廷根访问,1958年转赴美国,加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一年半之后,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授[4]

1966年,西岛返回日本,在东京大学建立理论物理研究组,并担任一些领导职务。1986至1989年,他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95至2005年,任仁科记念财团理事长,这是一个旨在推动日本物理学发展的基金会。[4]

西岛在学术研究方面一直保持活跃,直到去世。西岛后期的研究领域为夸克禁闭非对易量子场论英语Noncommutative quantum field theory[4]。2009年2月15日,西岛和彦因白血病去世[1][4]

Remove ads

荣誉

著作

参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