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方滨鹬
鹬科滨鹬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方滨鹬(台湾作西滨鹬)(学名:Calidris mauri),是鸻形目鹬科的一种鸟类。[2]这是北美最丰富的滨鸟物种之一,数量达数百万。
Remove ads
分类
属名来自古希腊语 kalidris 或 skalidris,这是亚里士多德用来描述一些灰色水边鸟类的术语。种名 mauri 是为了纪念义大利植物学家Ernesto Mauri (1791–1836)。[3]
描述
西方滨鹬体重约27.82克,翼长约92.2毫米,嘴峰长约21毫米,喙宽度约2.3毫米,喙厚度约3.5毫米,跗跖长约21毫米,尾长约38.4毫米。[4]
成鸟有深色的腿和短而细的深色喙,喙尖更细。身体上部为棕色,下部为白色。它们的头顶呈红棕色。这种鸟类可能难以与其他相似的小型滨鸟区分开来,尤其是半蹼滨鹬。这在冬季羽毛时期尤为明显,当时这两种鸟都呈现纯灰色。西滨鹬比半蹼滨鹬更早在秋季换上冬季羽毛。
测量:[5]
- 长度: 5.5–6.7 英寸 (14–17 厘米)
- 重量: 0.8–1.2 盎司 (22–35 克)
- 翼展: 13.8–14.6 英寸 (35–37 厘米)
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越冬于南美洲北部。[6]
繁殖
它们的繁殖栖地是西伯利亚东部和阿拉斯加的苔原。它们通常在一些植被下的地面筑巢。雄鸟会挖掘多处巢穴;雌鸟选择一处并产下四枚蛋。双亲共同孵卵并照顾需依赖的幼鸟,幼鸟自行觅食。有时雌鸟在后代未能飞翔前会抛弃伴侣和幼鸟。
迁徙
它们迁徙到北美和南美两岸以及加勒比地区。它们极少出现在西欧。
饮食
这些鸟类在迁徙和非繁殖季节会在潮间带泥滩上觅食,通过视觉探测或拾取食物。繁殖季节中它们在苔原和湿草地上觅食。它们过去被认为主要以昆虫、蜘蛛、小甲壳类、软体动物、多毛类蠕虫和种子为食,[7] 但现在已知它们大量取食潮间带泥滩表面的生物薄膜。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