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氏真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氏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sealei),是软骨鱼纲真鲨目真鲨科真鲨属一种,被IUCN列为易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海域,在印度洋,从南非和马达加斯加到肯亚的非洲东海岸,往东至巴基斯坦、印度极斯里兰卡;在西太平洋,在泰国、越南、中国、印尼、新几内亚以及澳洲北部和西部沿岸[2],深度0至40公尺。本种由奥地利学者维克托·皮奇曼于1913年描述发表。种加词源自美国学者阿尔文·西尔的姓氏。西尔早在1910年就发表了本种,但是使用了一个已被先占的学名(C. borneensis)。[3]本鱼体修长呈流线型,鼻长且尖,眼大呈椭圆形,具有瞬膜,鼻孔旁的皮瓣呈三角形,上唇的皱纹很短,上颚和下颚的两侧通常有12排牙齿,五个鳃缝,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呈镰刀形,后尖短,起于胸鳍后端的上方,第二背鳍较大,其起点稍后于臀鳍的起点,胸鳍呈镰状,尾鳍约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背叶拉长,在靠近尖端的下缘有一个凹口,腹叶较小,明显呈镰刀形,尖端更圆,体色背面呈褐色或银灰色,腹面呈浅灰色,侧面有不明显的浅色条纹。第二背鳍上有一个大的三角形黑点[4],体长可达1公尺,栖息在大陆棚及岛屿棚,属肉食性,以硬骨鱼、甲壳类及头足类等为食,胎生,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