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詹纳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詹纳环形山(Jenner)是月球背面位于南海中部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晚雨海世[1],其名称取自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1749年-1823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该环形山西北偏西毗邻古姆环形山;东北偏北靠近根斯巴克陨石坑;兰姆环形山紧挨在它的东侧;东南则坐落着阿努钦环形山[2],该陨坑的中心月面坐标为42.01°S 95.98°E,直径73.66公里[3],深度为2.8公里[1]。
詹纳环形山外观接近正圆,略微向东扩展,整体受侵蚀程度中等。外侧坑壁平缓,内侧壁坡,尤其是西南侧呈阶地状结构,东南坡部显示有坍塌的痕迹。坑壁平均高出周边地形1290米[1],内部容积约有4500公里3[1]。环詹纳陨坑外侧是一圈它形成时所喷发溅射物构成的外壁,在部分方向其延伸距离达到30-40公里。碗状的坑底已被玄武岩熔岩填塞,形成一块平坦、幽暗的地表,只散布着一些细小的陨坑,中心点偏西处坐落着一座中央峰。
该环形山的外壁并没有能使熔岩流入的破口,因此,熔岩的漫入可能来自下方。从照片中可见到的地形看,当熔岩灌入坑内后,所产生的压力导致坑底表面轻微下沉并凝固形成褶皱地形。
Remove ads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詹纳环形山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