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谢石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谢石秋(1879年12月23日—1922年1月1日),谱名瑞琳,一名维岩,字璆我,号籁轩,别号石秋,以号行[1][注 1]台湾府台湾县(今台湾台南市)人,台湾日治时期诗人。

生平

谢石秋生于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一日(1879年12月23日),父谢四围为富商,居于台湾府治顶南河街(今台南市中西区和平街)[3]:358,长兄谢友我为台南府生员,二兄谢群我则是武生员[1]。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入台南府学就读,成为生员[3]:358,1891年与蔡国琳胡殿鹏赵锺麒许南英等人组织浪吟诗社,1897年和连横重振浪吟诗社[2]。1906年应其之邀[3]:358,一同前往《台南新报》汉文部担任记者,后升为主笔[1],同年有感于浪吟诗社逐渐沉寂[2],乃于1906年和与蔡国琳、连横赵锺麒、胡殿鹏等创立南社[1]。据连横〈台湾诗社记〉所述,“籁轩”为谢石秋读书之处,亦是南社诗人聚会之所,故谢石秋以“籁轩”为号[3]:359

1914年赴中华民国游览,1918年以“台湾在异族统治下,无由展其所怀”为由,辞去报社工作,前往日本,在神户经商,创办“凯南公司”。1919年4月[注 2]全家搬迁至日本,定居东京,1922年1月1日(大正十年十二月初四日)死于神户[3]:359[注 3]

Remove ads

诗作

其诗“和平蕴藉,不矜才侠气而具见真性情”[1],写作主题多为思念故国及对生命之感叹,亦擅长以“宫体诗”之手法描写女子体态神貌[2]。谢石秋之诗作原有近千首,但大部分诗作均已散失,1965年其子谢国城搜集遗作,刊印成《谢籁轩诗集》,仅有38首完整作品;其后1970年卢嘉兴撰写〈清末遗儒台南谢氏昆仲文武秀才〉一文[2],收录另外18首“集外诗”,总共未满60首[1]

家庭

谢国城曾任立法委员,为台湾棒球运动推广者[3]:359-360,另有长女谢吻[4]:80[注 4]、次女谢礼兰、三女谢汀兰[3]:360

注释

  1. 一说原名维岩,字瑞琳,号籁轩、石秋[2],《台南市志》则纪载其字瑞琳,又字籁轩,号石秋[3]:358
  2. 一说1921年[2]
  3. 一说1924年过世[2]
  4. 又名绮兰,号文菁。1897年出生,毕业自青山学院(今青山学院大学),会写诗文,1922年和陈炘结婚,1984年从首届台北长青学苑毕业,修习中国文学班、国语文班及长青诗乐团,为当时班上年纪最大之人,1998年过世[4]:80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