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谢道韫

東晉女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謝道韞
Remove ads

谢道韫(?—?),又作谢道蕴,字令姜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原有诗集数卷,今多数以遗失,仅有《登山》、《拟稽中散咏松》等零星作品存世。谢道韫是宰相谢安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将领谢玄的长姊,书法家王凝之的妻子。她最出名的典故是“咏絮之才”。[1][2]

事实速览 谢道韫, 亲属 ...

人物生平

早年聪慧

谢道韫出身富贵,父亲是豪族谢氏的谢弈,母亲则是同为豪族的阮氏的阮容,谢道韫因此饱读诗书。[1]

谢道韫自幼聪慧过人。相传,一次她的叔父谢安想考察晚辈们的才干,便问:“《毛诗》何句最佳?”谢道韫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又指著窗外飞雪让孩子们描述。侄子谢朗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沉思片刻后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从此,谢道韫聪慧远近闻名。[1]三字经》载:“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3]

婚后生活

谢道韫嫁入门阀世家王氏,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凝之。王凝之和当时诸多纨绔子弟一样,沉迷玄学,不思进取,才华远不及谢道韫,常常被她指责不学无术。[2]

一次,王凝之之弟王献之与客人辩论,因理论水准差而节节败退。谢道韫在内室为他著急,但是碍于当时的礼法无法现身替他解围。于是在门前挂起一张白布,躲在布后与客人辩论,捍卫王献之的论点,最终客人心服口服。[1]

捉刀杀敌

谢道韫在王家生活平淡,东晋却因门阀世家挥霍无度,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民变四起。孙恩卢徇领导的起义攻至王凝之任内史的会稽城,王凝之竟迷信道教,不积极备战,反而做法事祈求天兵驰援。谢道韫无奈,只好亲自招募勇士、训练家丁,准备御敌。孙恩攻入城内后,愤怒的军队将王家上下杀戮殆尽。谢道韫奋勇抵抗,杀敌数人,最终被俘。她保护著年幼的侄子厉声喝斥:“这事和其他家族无关!”孙恩并非跋扈恣暴虐之人,为之动容,于是释放了二人。[1][2]

知己相逢

战乱结束后,谢道韫仍居住在会稽,打理门户,闲时写诗。新任会稽郡守刘柳素闻谢道韫的名声,便去拜访她。谢道韫没有推辞,整理妆容后在帐中接待了刘柳。刘柳见她风韵高迈、叙致清雅,二人相谈甚欢。她后来回忆道:“亲从雕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1][2]

文学作品

谢道韫长于诗文,《妇人集》说记载: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 ,如今仅存《登山》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4]由于存世篇目较少,难以系统评价其文学风格,但后人仍能结合她的人生经历和诗文内容一窥她的内心。

拟嵇中散咏松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雕。

愿想游不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遥。

这首诗不同于当时女性诗歌普遍的婉约细腻风格,反而展现出豪迈大气的气质,近似于男性诗人的笔触。诗中既体现了谢道韫坚韧的性格与卓越的才华,也流露出她因困于时代、身不由己而对命运无常的慨叹。

人物评价

《晋书·列女传》:夫繁霜降节,彰劲心于后雕;横流在辰,表贞期于上德,匪伊尹子, 抑亦妇人焉。自晋政陵夷,罕树风检,亏闲爽操,相趋成俗,荐之以刘石,汩之以 苻姚。三月歌胡,唯见争新之饰;一朝辞汉,曾微恋旧之情。驰骛风埃,脱落名教, 颓纵忘反,于兹为极。至若惠风之数乔属,道韫之对孙恩,荀女释急于重围,张妻 报怨于强寇,僭登之后,蹈死不回,伪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 守节而就终,斯皆冥践义途,匪因教至。耸清汉之乔叶,有裕徽音;振幽谷之贞蕤, 无惭雅引,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1]

刘柳: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 使人心形俱服。[2]

济尼: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2]

王夫之:(谢道韫诗)入手落手转手,总有秋月孤悬、春云忽起之势,不但古今闺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当年,犹有凝滞之色,方斯未逮也。[5]

关系

谢氏

  • 堂伯父:谢尚,谢僧韶与谢僧要为谢道韫堂姐妹。
  • 堂姑:谢真石,皇太后褚蒜子为谢道韫堂表姐。



注释

参见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