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贞妃 (顺治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贞妃(17世纪?—1661年2月5日),董鄂氏。轻车都尉巴度之女,孝献皇后四服内的族姐妹[注 1]。顺治帝之妃,顺治帝驾崩时她随之殉葬,因而在康熙朝被追封为皇考贞妃[1][2][3]。
生平
宫妃董鄂氏在顺治帝上宾之日殉死,后被康熙帝追封为“贞妃”,按照顺治十五年追封悼妃之例办理。她是顺治帝后妃中唯一从殉者,后世对个中理由有所猜测。最广为宣传的说法指贞妃的殉死与董鄂妃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孝庄太后深感顺治帝过于宠爱董鄂妃。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因伤心过度而做出追封皇后、葬礼逾度等违背礼数的举动,甚至驾崩前有出家的念头,种种不幸皆归因董鄂妃。野史认为贞妃为了平息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怨恨,自愿殉葬,以免董鄂氏一族受牵连[4]。历史小说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中,即采此说,认为贞妃因为董鄂妃之故,为平息世祖废后娘家的愤怒而被逼殉葬[5]。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孝献皇后与贞妃的曾祖父虽同为正白旗三等伯鲁克素,但两者血缘关系已远至四代。野史及个别小说家称贞妃是为了避免家族遭受报复而殉葬是没有事实根据,不足为信。
顺治帝死时22岁,贞妃死时的年龄也应在20岁左右[4],初时葬于清东陵风水墙西门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从葬于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6]。
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清廷严禁奴仆殉主,基本上废除了活人殉葬的习俗。因此,贞妃是清朝最后一位殉葬的妃嫔。
Remove ads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