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跛鸭会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跛鸭会期指的是次届的民意代表已选出但尚未就任之前,当届即将离任的民代在此期间所召开的会期。这项表述不仅用于无限期休会后所召开的特别会期,亦指选后的例行会期。以美国国会而言,在选举日到隔年1月召开次届国会之间,所有的国会会期依现行看法来说都是跛鸭会期。[1]所以在美国宪法第二十修正案于1933年修订国会任期起迄日之前,国会的最后一次例行会期一定是跛鸭会期。
![]() |
自1940年迄今,美国国会已有过16次的“跛鸭会期”。最后一次例行会期后的休会期通常始于10月中旬,持续约一到两个月。由于国会通常在11月中旬复会,又在圣诞节前休会,因此“跛鸭会期”持续约一个月。然而,有些休会期始于8月7日至11月3日之间,结束于11月8日至12月31日间。所以“跛鸭会期”最早结束于11月22日,最晚是1月3日。会期最短1天,最长为145日。
跛鸭会期主要是为满足程序形式(如1948年),有些则为待命(如1940年、1942年),或为处理单一特定问题(如1954年、1994年、1998年)而召开。有些会期会将重大议题延到次届国会(如1944年、1982年、2004年)处理,特别是当同一政党有望拓展其席次优势时。但大多数这样的会期至少可被视为成效普通。当总统向还在其政党控制下的跛鸭会期提交牵涉广泛的议程时,国会通常会批准其多项建议(如1950年、2002年、2004年)。但若在政府分裂的情况下这样做,胜算就不大,通常会遭否决措施(如1970年、1974年、1982年)。近年来大多数的跛鸭会期的主要用来完成拨款,和审议预算。在1974年、1980年、1982年、2000年、2004年、和2012年等届国会,这么做至少取得若干成效;但在1970年和2002年等届,最终决议基本上是留给次届国会。
无论是否为西敏制,议会制国家通常不会有“跛鸭会期”。议会制下的选举或任期开始通常没有固定日期,因此新议会的会期一定始于选后的首次会议,前届国会通常由国家元首依政府首脑要求解散,再怎么样也没有在新旧両届的国会会期之间召开会议这回事。与总统制国会议员在任期结束前仍拥有全部权力不同,议会制下的卸任议员依惯例权力受限。任何已解散议会的内阁成员皆为“代理”或“看守”性质(即不能作出重要的任命或政策声明),直至新一届议会召开为止。
Remove ads
跛鸭会期成因
国会跛鸭会期是指下届国会已选出,而本届国会任期已结束,在这之间所召开的会期。以美国而论,任何在11月国会选举日至隔年1月3日新一届国会就职之间所举行的会议尽属跛鸭会期。与会者是现任国会议员,不一定有资格任职于新国会。
跛鸭会期成因多样:
- 实际上,国会内规通常规定在选举休会期结束后复会。 (1954年则只有参议院以这种方式复会,而众议院则无限期休会。)
- 1940年、1942年和2002年,国会于休会后继续举行会议,有时只是形式上每三天召开一次会议,直到选举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
- 国会可根据休会决议赋予领导层在选举休会后重新召开会议的应急性权力(1998 年,只有众议院采行)。
另有两种从没实行过的可能性:
- 国会可先设定选后新会期的法定日期再无限期休会。
- 在国会休会或无限期休会中,总统可在选后某日召开国会特别会议。
“跛鸭”的涵义
“跛鸭”一词最初出现于18世纪的英国,指的是被认为“跛脚”的破产商人,他们因权势被削弱而成为弱者,就像受了枪伤的猎鸟。到了1830年代,这项用法扩展到了任期已定的公职人员。例如,在当今美国,总统不仅在连任失败或继任者已当选后被视为“跛鸭”,在确知无法连任或不挒算连任下也被视为“跛鸭”。
类似情况的国会议员也被视为“跛鸭”。因此,这一表述既适用于已知不寻求连任的议员,也适用于落选的议员。尤其是在国会选举后,所有未获连任的议员在新国会任期开始前都可被称为“跛鸭”。当包括这些议员在内的旧国会召开选后的会期时,即被称为“跛鸭会期”。[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