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身分经济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身分经济学(Identity Economics),或身分认同经济学[1],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以及雷切尔·克兰顿提出的一个理论[2]。该理论认为,消费行为能够反映个人身分认同,透过光顾商店获得身份认同的满足感,便能创造出个人效用函数上的经济上的贡献[3]

现实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身分经济学的例子包括穆斯林只光顾清真认证的食店[4],以及香港反送中运动后出现的黄色经济圈[2]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