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车城福安宫
臺灣最大的土地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建庙之初始称为“敬圣亭”[1][2],依庙方主张是1662年建立[2]。当地还传说荷兰统治时期,土地公已在车城立足[3]。
林爽文事件时,福康安至恒春半岛追捕庄大田,后在此题词勒石[2][4],而由当地“义民”首领等人立碑,学者何培夫认为此碑反映清廷恩威并施的平乱措施。此碑曾收录于屠继善《恒春县志》、《明清台湾碑碣选集》、《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屏东古碑集》等书。[5]
《恒春县志》卷十三.碑碣:
“ | 福公碑:在车城庄,县西十五里福德庙内。钦差大学士公中堂将军嘉勇公福、参赞大臣超勇公海、参赞大臣四川成都将军鄂,剿捕林爽文、庄大田追兵到此勒石。碑曰:“天以大清,克肖其德。圣圣承承,四方为式;罔有海隅,咸归皇极。蠢尔爽文,创首违则;么么大田,嗣残致力。帝念臣民,中心怛恻;简命将军,扫除宜亟。群匪胆寒,琅峤闪匿;匠请大兵,刚临灭熄。瞻仰神威,石碑铭刻;旌奖鸿恩,沾优外域。长乐升平,于千万亿。乾隆五十三年二月,榖旦。” | ” |
嘉庆年间庙宇改名为“福安庙”[1],据说名称是为了纪念福康安[2][6]。咸丰年间,获赠“福锡羊城”匾额[3]。同治年间,刘明灯率兵途经柴城(即车城)时勒石庙壁[3][6][7],学者何培夫认为此碑与罗发号事件有关,系事件后清廷为防美军入侵、台湾原住民族,命台湾镇总兵刘明灯进驻琅𤩝(今恒春镇)“剿番”、布兵后所立[7]。

战后时期庙址为车城乡福安村福安路51号[8]。1951年再度集资改建,经当时行政院长陈诚赐名为“福安宫”[1]。1987年12月29日清晨,新庙殿举行启门安座大典,造价新台币1亿元,建坪400坪,楼高6层,屏东县长施孟雄与屏东县各民意代表出席[9]。其停车场可容纳50部大型游览车[2]。数年后,1991年9月,国防部依重要军事设施管制要点规定,将车城乡自海口饭店起至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止的十馀公里范围,公告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0公尺[10]。此庙扩建后,取代了大南天福德祠,成为台湾最大的土地公庙[11]。还有说车城福安宫为东南亚最大土地公庙[12],也与北台湾的烘炉地南山福德宫及中台湾的竹山紫南宫并称是台湾的“三大土地公庙”[13]。
后庙方想兴建高达21公尺的香客大楼,因此在1996年8月13日由总干事曾宝文去找县长伍泽元陈情,要求协调国防部能比照准许车城国中兴建15公尺高的学生活动中心,同意兴建香客大楼[10]。新建香客大楼落成后曾无水电,因当地的海墘路才重修铺设好,依县府规定三年后才可挖埋水电管线,主任委员陈庚福遂在2000年9月25日率委员向县长苏嘉全陈情[14]。
Remove ads
祭祀
主神土地公为官帽、官服造型[2]。各分灵神像在农历二月初二与农历八月十五会回来进香,但因各地分灵众多,进香热闹常达一个月,也就是农历二月和八月整月份都有分灵回来进香[16]。分灵庙有台开金门风狮爷福德祠[17]、台中港10号码头中柜集散站的土地公[18]、六轻福德宫[19]等。
恒春地区早年流传五方土地公之说,要祭祀完代表西方的高山岩福德宫、代表东方的满州茶山福德宫、代表南方的鹅銮鼻保安宫、代表中间的恒春猴洞山福德宫、代表北方的车城乡福安宫,才算圆满[20]。
依庙方纪录,清治时期车城地区发生严重瘟疫,土地公指示需请来大岗山超峰寺的观音,在村庄内大街小巷绕境。瘟疫平定后,决定将观音像长久留在在福安宫内。村民订定三年一科于农历二月十九日,开启一星期的扛轿徒步来回超峰寺及绕境,直到1970年代因洋葱外销农忙不足取消绕境,仅留回超峰寺的习俗。2017年恢复此传统。[21]
庙宇有一座金纸放在炉口就可自动飞入的金炉[2][22],为庙宇设计师梁绍英自认得意之作[22]。报导讲在土地公生日那一周,粗估一日可以烧掉三吨的金纸[13]。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