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轨道平面
幾何學和物理學中的概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轨道平面是旋转体的轨道所在之几何平面。空间中的三个非共线点足以确定轨道平面。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中心位置的大质量体(主星)和绕轨道的天体(伴星)在其轨道的不同时间/点所经过的位置。


轨道平面由两个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参数定义:倾斜(i)和升交点的经度(Ω)。
根据定义,太阳系的参考平面通常被认为是地球轨道平面,它定义了黄道,即太阳在一年内遵循天球上似乎圆形的路径。
在其它情况下,例如绕另一颗行星运行的天然卫星或人造卫星,可以方便地将物体的轨道倾角定义为其轨道平面与行星的赤道平面之间的角度。
使用轨道平面作为 平面的定义座标系统称为周焦坐标系。
Remove ads
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
在发射太空船和人造卫星来说,轨道平面是定义轨道的参数;与一般情况一样,需要大量的推进剂来改变物体的轨道平面。其它参数,例如轨道的周期、离心率和轨道的相位更容易被推进系统改变。
卫星的轨道平面受到地球引力的非球形性质的扰动(摄动)。这导致卫星的轨道平面绕地球缓慢旋转,具体取决于平面与地球赤道的角度。对于处于临界角的平面,这意味著该平面将围绕著地球追踪太阳,形成太阳同步轨道
发射酬载的运载火箭发射窗口,它的时间通常取决于当抵达目标时,目标正好位于它的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相交的交点上。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Roger, R. Bate; Mueller, Donald D.; White, Jerry E. Fundamentals of Astrodynamics
. Dover Books 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1: 21. ISBN 0486600610. LCCN 73157430.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