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车龙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车龙德(中国朝鲜语:차용덕,1906年—1934年8月),又名晨星、晓星,朝鲜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人物,曾任和龙县抗日游击大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独立师二团政委等职。
生平
1906年,车龙德出生于清朝吉林省和龙县勇化乡广兴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车龙德年幼的时候,母亲病故,父亲外出挣钱,由叔婶代养。10多岁时,他在亲友帮助下在东良学校读了3年书。受和龙早期共产党员的影响,车龙德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1]:69[2]:116
1930年“红五月斗争”期间,车龙德在高岭一带通过创办夜校开展革命宣传,同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69[2]:116。1931年春,他响应中共号召在和龙县开山屯区组建游击队,并任队长[3]:83[4]:446。九一八事变后,他被派到和龙县卧龙湖反日部队中做政治工作。借助他与卧龙湖反日部队的良好关系,车龙德为游击队购得很多枪支弹药。1932年,他指挥游击队先后袭击了白龙坪税关和怀庆街亲日资本家的商店[3]:83-84[5]:118。
1932年12月,中共和龙县委将开山屯区、平岗区、大拉子区游击队汇合到渔浪村抗日游击根据地,合并成立和龙县抗日游击中队,车龙德任小队长。1933年3月,和龙县抗日游击中队扩编为和龙县抗日游击大队,车龙德升任大队政委。为应对日军的“讨伐”,他与和龙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张承焕兵分两路,率队避实击虚,开展游击战。[1]:70[2]:120
1933年5月,车龙德率10余名游击队员前往牛腹洞执行任务,在宿营四仲村时被太平村大地主刘依贤的密探发现。刘依贤得到情报后率自卫团30多人围攻车龙德,并调来驻和龙的日军守备队百余人。面对10倍多兵力的围攻,车龙德率队沉稳反击,借助掩体多次击退自卫团和守备队的进攻。此后,他命令队员集中火力射击日军指挥官和旗手,成功击毙日指挥官鹤岗和旗手。从清晨打到黄昏的敌军见状携鹤岗尸体撤退。牛腹洞战斗,游击队以极少的伤亡击毙包括鹤岗在内的30余人,创下游击队以少胜多的纪录。车龙德也因此得到中共和龙县委的表彰。[1]:70[2]:120-121
1934年3月,和龙县游击大队与延吉县游击大队、珲春县抗日游击总队、汪清县游击大队合并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设四个团[5]:116。和龙县游击大队被改编为第二团。车龙德任二团政委(后为金洛天)[6]:91。同年8月,车龙德在安图县青沟子率部袭击自卫团时中弹牺牲,时年28岁[1]:71[2]:121。
Remove ads
纪念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