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连家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连家创(1933年7月—2022年4月13日),男,台湾苗栗县人,中国轧钢机械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燕山大学校长。
生平
1933年出生于台湾苗栗[1],祖父是广东潮阳县人[2]。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随父亲回到广东[3]。1949年,考入广东金山高中,在学校接触到了地下团员。1950年1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从金山高中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当上了团总支书记、学校团委常委、校宣传部副部长[3]。连家创乐于助人,当时中国大陆非常贫困,有两个同学连被子也买不起,连家创就出钱替他们买了被子[2]。
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相关的专业迁至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成立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1959年,连家创从哈工大毕业,因组织要求,他留校任教[3]。
连家创刚刚毕业时,感到自己知识与经验不足,于是在鞍山钢铁厂工作了三个月,向工人与实际生产学习,然后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方法,提高专业课水平[3]。1965年,他带领学生来到第一重型机械厂,参加热带钢连轧机卷取机设计,率先提出了地下式三辊卷取机的方案,使中国在卷取机的设计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
文革开始后,由于台湾人的身份,连家创被扣上了走资派、修正主义的帽子,还被下放到车间劳动。但他依然坚持研究。1973年,《重型机械》杂志复刊,连家创连发三篇论文[3]。
1970年,沈阳重型机械厂采用挤压成型的方法生产中国火箭外壳,但这种方法生产出的壳体扭曲严重,厂领导请教诸多专家均无法解决,最终找到连家创才解决了这个难题[3]。197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定连家创主编《热带钢连轧机》,他坚持严谨治学的作风,这本书后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74年,连家创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洛阳铜加工厂三机甲冷连轧机液压弯辊的研究,并于1975年9月取得成功,使得铜带版形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
1978年,由于文革期间取得的成就,连家创破格从助教升到副教授。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评定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首位博士生导师[3][4]。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1984年,由国务院总理任命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副院长。1988年6月至1995年4月,任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院长,兼燕山大学校长。1995年5月,卸任校长职务,继续担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3]。
2003年,连家创退休[3]。
荣誉与社会职务
著作
- 《矫直理论与卷取理论》
- 《板带轧制理论与板形控制理论》
- 《热带钢连轧机》
- 《轧机基本理论进展》
- 《板厚板形控制》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