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追思白玫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追思白玫瑰是指台湾不满死刑释宪案宣判结果的凶杀案死者家属和反废死公民团体举行的抗议活动。2024年12月3日,他们举行“只有爱如故 十周年追思白玫瑰”活动,向立法院提出“拒绝废死派大法官”、“修法保障被害人及家属权益”两大诉求。[1]
![]() |
背景
台湾37名死刑犯,在2022年陆续提出“法规范宪法审查”,质疑死刑制度的存在与执行,违反《中华民国宪法》保障的平等权、生存权、比例原则。[2]2024年1月25日,宪法法庭公告受理死刑释宪案,以年龄最大的死刑犯王信福为主案,合并其他36名死刑犯相关声请审理。[3]同年9月20日,宪法法庭针对37名死囚声请死刑释宪案,做出113年宪判字第8号判决,认定随机杀人,非预谋杀人,非属“最严重”犯罪情节,不得判死。针对部分罪行之判决“唯一死刑”,宪法法庭裁定违宪。此次判决虽然并未废除死刑,但明显提升了死刑执行的门槛,加之台湾的死刑制度实际上已处于"冻结"状态,[4]所以台湾宪法法庭的判决被外界视为“实质废死”。[5]
高雄师铎奖于女教师2014年12月3日惨遭嫌刘志明性侵,女师更被榔头重击致死,而刘嫌却因宪法法庭“死刑有条件合宪”判决,成为首件逆转逃死的定谳案。刘志明被历审法院认定泯灭人性,毫无教化可能,5度判处死刑,直到大法官作出实质废死判决,法院依大法官实质废死判决意旨,认定刘志明是随机抢劫进而杀人,不是最严重犯罪的故意杀人,不能科处死刑,改判无期徒刑,免死定谳。不只刘志明逃死,将来原本被判决定献的死刑犯,也将因为大法官的实质废死判决可以逃死。[6]时逢师铎奖女教师遭杀害案发10周年,社会群情愤慨,民众发起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社会运动,抗议司法不公。[7]
台湾宪法法庭2024年9月20日宣判死刑释宪结果,表示死刑合宪但限缩适用范围。该判决被外界视为“实质废死”,[8]与高达八成民意反对废死背道而驰。[9]死刑释宪案受害者家属和公民团体打算于2024年12月3日举行“只有爱如故 十周年追思白玫瑰”活动,向立法院提出“拒绝废死派大法官”、“修法保障被害人及家属权益”两大诉求。[10]
Remove ads
经过
2024年11月29日,因不满死刑释宪结果,台南杀警案、师铎奖女教师命案死者家属与一众国民党立委共同召开记者会[11],宣布被害者家属和被害人权益相关团体,将于12月3日案发十周年在凯道举办“追思白玫瑰”活动,向政府表示反对废死。
2024年12月3日,下午1时开始,现场近五百位民众到场支持反废死游行。[12]台南杀警案、新北校园割颈案、土城毒驾案被害家属都出席。国民党方面,立委吴宗宪、罗智强、翁晓玲、傅崐萁、王鸿薇、赖士葆、洪孟楷等近半蓝委到场力挺,并逐一上台致词。而民进党方面,仅王世坚一人到场,民进党立委王世坚也到场,是唯一出席的绿营政治人物。[13]
师铎奖女教师命案受害者丈夫张介能在活动上揭露这10年来的心路历程,并直言在律师数量、精神鉴定等方方面面遭受不公平。他指出除了在更一审中,司法院下属的法律扶助基金会使用纳税人资金,为刘志明委派了三位辩护律师,而他本人仅得到了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高雄分会所提供的法律援助。[14]
Remove ads
各方反应
12月3日,中华人权协会举行记者会发布本年度十大人权新闻,第一名就是死刑存废问题。二、三名分别为职场霸凌和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遭羁押。协会理事长高思博、国民党立委王鸿薇共同呼吁,关心死刑存废的人参与集会。[15]
国民党团推荐的学者专家、受害女教师的丈夫、台钢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张介能表示,台湾的无期(徒刑)就是有期,对他们家造成的更是无期的痛苦,至于这些被提名人过去的所作所为,可以作为审查的参考,期待台湾的司法不要崩溃。[16]
国民党立委罗智强痛批将进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权表决案中,7位大法官里有6人主张废死,且民调显示8成民意反对废除死刑,8成民意反对大法官用宪法法庭判决实质废死[17],表示他无法投票,对不起受害者家属。[18]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