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造山古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造山古墳
Remove ads

造山古坟(日语:造山古墳つくりやまこふん Tsukuriyamakofun)是位于日本冈山县冈山市北区新庄下的一座前方后圆坟,为冈山县最大、日本全国第4大的古坟,建于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前半)[1],是日本能够自由进出坟丘的古坟中规模最大的。

事实速览 造山古坟, 位置 ...

概要

古坟位于冈山市西部,足守川右岸的丘陵,坟丘由3层组成,前方部分的顶端是坛状物,规模次于位于大阪府堺市大仙陵古坟羽曳野市誉田御庙山古坟日语誉田御廟山古墳和堺市的上石津御陵古坟,为日本第4大古坟。古坟的附近建有榊山古坟(造山第1号坟)和千足装饰古坟(造山第5号坟)等6座陪葬墓,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进行过正式的学术调查,古坟内部仍然处于原始状态,特征之一为相对于坟丘长度,后圆部分的比例较大。

从古坟的规模显示出日本古代吉备大和王权的对抗,一些说法也认为吉备本身就是当时的政权之一。另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古坟并非以吉备独立首长的身份,而是以联合大和王权的身份而建,因此被葬者可能是其中一位倭王[2]。由于日本三座最大的古坟均由宫内厅指定为天皇陵日语天皇陵,一般人就算是学者或专家也禁止入内,而此古坟则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古坟中最大规模的。

2015年,冈山市教育委员预算花费十年在坟丘周边进行考古调查[1]。2016年,古坟的坟丘斜面被大雨冲毁[3]

另外,由于与同县总社市作山古坟的日语发音相同,因此当地以音读ぞうざん”称呼造山古坟。

从坟丘形状和埴轮等推断,古坟建于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前半)[4]

Remove ads

构造

规模

  • 坟丘长:约350米
  • 后圆部分
    • 复原直径:约190米
    • 高:约29米
  • 前方部分
    • 阔:约215米
    • 高:约25米

前方部分

前方部分的坟丘遭到破坏,其原址现在是一座称为荒神社,其钟突堂附近设置的手水钵日语手水鉢是阿苏凝灰岩制刳拔式的长持型石棺的棺身,其棺盖的碎片则放置于神社的右后方附近。石棺很可能是被盗墓者挖出来放置,亦有流传是从新庄车冢古坟搬来的说法。前方部分的顶端推测曾有有一梯形祭坛,可能是在后圆部分完成下葬后兴建的。梯形下底长约70米,上底约40米,梯形高约50米。自祭坛朝向后圆部分方向有广场般大的平地可用。坟丘上曾有3排圆筒埴轮日语円筒埴輪,但是埴轮碎片则大多被捡走。

后圆部分

后圆部分以前有用于登上后圆部分的隆起斜道和用于前往墓穴的掘割墓道,中世纪末期由于改建成城塞,因此应该有很多部分已经重修过。后圆部分的顶部平坦,斜面部分则急斜,并且是三层三斜面,最高的斜面比其他两个都要再斜。后圆部分也出土了直弧文盾、箭筒日语、盖(きぬがさ)和房屋等的形象埴轮日语形象埴輪和圆筒埴轮,坟丘也很可能以前铺上了葺石。平坦部分应该是羽柴秀吉中国征伐中攻打毛利氏时,毛利方为了布阵将坟顶推平,当时在后圆部分四周筑起土垒日语土壘、设下两处城郭和三处竖堀。

造出和周壕

造出日语造出推断本来是左右对称的,现在只剩于左边。左造出原本是与前方部分侧面的中间细部是连接起来,构成一个长方形,长约30米,阔10米,高两米左右。周壕原本一直未有被发现,因此引起了是否存在周壕的论争,直至2010年冈山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进行试掘调查,最终发现了阔约20米的周壕,葺石则只剩馀一小部分碎片[5]

陪葬墓

更多信息 名称, 形状 ...

其中,千足古坟内有初期的横穴式石室,加上其中一座圆坟出土了初期的须惠器日语須恵器和陶质土器等,经比照后,6座被视为陪葬墓的古坟,部分与造山古坟的兴建时期并不吻合,因此视为陪葬墓并不适合[6]

Remove ads

文物

日本国史迹

  • 造山古坟 第一、二、三、四、五、六古坟—1921年年3月3日指定[7]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