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那鸿书
《聖經》的一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那鸿书》或译《纳鸿》(希伯来语:ספר נחום),是希伯来圣经中小先知书的第七本,一般被承认为圣经全书的第34本书。本书开头称作者为那鸿,主要内容为关于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的预言。那鸿大约在公元前632年之前在犹大王国完成本书。体现了耶和华对邪恶亚述之京城尼尼微的审判。
Remove ads
作者
那鸿生平不详,他的名字的意思是“安慰者”,他自称是伊勒歌斯人,“伊勒歌斯”是指何处仍然是不为人知的地方。关于这个地点,有三种不同的传说:
Remove ads
特点
- 那鸿书的预言篇幅虽短,内容却引人入胜。这本书的风格别树一帜,内容简洁,叙述有力,描写细腻,感情丰富,富於戏剧性,用辞庄重得体,比喻清晰,措辞生动有力。
- 首章的大部分看来是用诗歌的离合体写成。(那鸿书1:8)那鸿书的主题显明划一,使其风格更见突出。预言者对以色列诡诈的仇敌表示强烈的憎厌。他确信尼尼微必遭毁灭。
尼尼微在新亚述帝国覆灭后逐渐衰败直至不为人知,曾有考证学者质疑尼尼微的存在,进而质疑那鸿书。十九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尼尼微的遗址,证实了部分那鸿书的描述。
内容
- 尼尼微城倾覆的预告(1章1至15节)。
- 尼尼微城倾覆景况(2章1至13节),尼尼微城倾覆的原因(3章1至19节)。
犹太教观点
犹太教接受那鸿书是圣经的一部分。
基督新教观点
新教认为那鸿书的预言可以说明圣经的若干基本原则。
那鸿书宣布耶和华必向祂的敌人“施报”,即相信圣经的人应当坚信上帝会在适当时候对所有恶人施行报应。
那鸿宣告“雅各的荣华及以色列的荣华”必得以复兴。
参看
外部链接
- 那鸿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那鸿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藏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华人基督教文献保存计划
- 思高圣经学会藏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华人基督教文献保存计划
- Unique Pictures Of Nahum Tomb By Kobi Aram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ewish translations:
- Nachum – Nahum (Judaica Press) translation [with Rashi's commentary] at Chabad.org
- Christian translations:
- Online Bible at GospelHall.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SV, KJV, Darby,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Bible in Basic English)
- BibleGatewa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ahum – King James Version
LibriVox中的公有领域有声书《Nahum》 Various versions
- 评述
- Nahu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This article also contains a section on the Book of Nahum. Chisholm, Hugh (编).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