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邵正宗

潜伏于解放军内的台湾间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邵正宗
Remove ads

邵正宗(1943年—199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后成为中华民国国军上校。其曾于台海飞弹危机期间向中华民国政府投诚并提供机密军事情报,事件曝光后于1999年被判处死刑。其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第一位充当间谍解放军大校

事实速览 邵正宗, 性别 ...

生平

1943年,邵正宗生于奉天省奉天市(今辽宁省沈阳市)。1986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军械工厂管理局局长,大校军衔。[2]

1989年11月上任的中华民国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局长殷宗文提出了“进入大陆、建立据点”的战略指导思想。邵正宗的情况可说与军情局当时的需求一拍即合。1990年初,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邵正宗得知自己要在2月24号到3月20日期间率团访问欧美。他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在回程经过香港时,脱队投奔中华民国。张志鹏马上将此讯息报告给军情局。中华民国政府得知后,非常重视。然而中华民国政府此时并不希望邵正宗离开中国大陆,原因是考虑到邵正宗“潜伏敌体”的可利用价值。于是又请了军情局的翁衍庆上校(后升为中将副局长)前往香港,说服了邵正宗继续留在中国大陆,并给他布置了“收集预警情报、共军武器发展、重要战略情报与文件以及伺机策连匪军高干等任务”。翁衍庆还拿到了邵正宗携带的12件机密情报返台。这是解放军大校邵正宗为中华民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的开始,双方约定,工作待遇比照中华民国国军上校编阶,因此,邵正宗成为第一位同时拥有台海双方上校待遇的军官,日后中华民国政府会帮助邵正宗离开中国大陆。1990年3月24日,邵正宗从香港返回中国大陆,此后他陆续向中华民国政府提供了有关北京当局多项重要对台机密情报。由于工作表现突出,邵正宗在1992年受到中华民国国防部的特别嘉奖,成为中华民国国军的“莒光楷模”。[3][4]

1992年1月,邵正宗年龄届满从解放军退役,1992年9月策反他以前的上级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少将刘连昆。同年10月底,军情局将这一情况呈报给国军参谋总长刘和谦。这项行动被命名为“少康专案”,邵正宗的代号为“少康一号”。同年11月,中华民国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决定将第六处副处长上校庞大为加升一级任命为少将军衔以示尊重,并派其到广州刘连昆对等会面,在会谈中刘连昆同意接班邵正宗为中华民国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工作,其代号为“少康二号”。“少康专案”由军情局局长殷宗文亲自负责。[5]

1999年3月29日刘连昆在北京被逮捕,不久之后,逃亡中的邵正宗被逮捕[6],至此,刘连昆、邵正宗间谍案告破,刘连昆、邵正宗后因间谍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判处死刑,于1999年8月15日执行。[7]

前中华民国军情局局长、国安局局长丁渝洲曾经把刘连昆、邵正宗为主角的“少康专案”称为中华民国军情局的“镇山之宝”。2002年戴笠纪念馆的祠堂内存放了刘连昆和邵正宗的牌位[8]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