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邺侯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邺侯书院,是南岳衡山17所书院中至今尚存的一所,系清代所建。
历史沿革
邺侯书院分为山下邺侯书院(集贤书院)和山上邺侯书院[1]。
山下邺侯书院由端居室演变而成,山上邺侯书院由南岳书院演变而成[1]。
明初兵乱,邺侯书院全部倒塌[1]。明朝嘉靖十三年邺侯书院再次重修,改名为集贤书院[1]。
明朝万历年间,衡宝巡按使李天植来到南岳,在端居室的废址旁建明道山房[1]。
清朝乾隆九年,衡山知县德贵就在明道山房的旧馆上又进行修复,兴办义学,改称为邺侯书院[1]。
但因为山上邺侯书院的位置太偏僻,难以就学[1]。13年后,山上邺侯书院的办学田租并入了集贤书院(山下邺侯书院),山上邺侯书院逐渐堙没[1]。
清光绪年间,衡山人陈治与集贤书院(山下邺侯书院)山长戴心葵在烟霞峰找到德贵所修复的山上邺侯书院的旧址[1]。
陈治和戴心葵请县令李宗莲重建书院,因原址偏僻,就移建到烟霞峰左支的佛寺侧,纯属纪念邺侯李泌,无书院功能[1]。
人文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宾凤阳 |
中原龙战血玄黄,必胜必成待自强。暂把豪情寄山水,权将馀力写肝肠。云横万里长缨展,日照千峰铁骑骧。犹有邺侯遗迹在,寇平重上读书堂。——郭沫若《过邺侯书院诗》 |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