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邹文盛
中国明朝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邹文盛(1459年—1537年),字时鸣,号黄山,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公安县(今湖北省公安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户部尚书。
生平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湖广乡试第十六名,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会试第五十五名,廷试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1][2],八年四月授吏科给事中,丁忧归,服阕,十五年二月复除原职,五月辽东巡抚韩重弹劾镇守中官廖玘,邹文盛同郎中杨茂仁考察属实。此后朵颜三卫屡次犯边,邹文盛上奏治理对策,深得兵部尚书刘大夏赞许,并转达给边疆官员。十五年十二月升刑科右,之后,十八年三月奉命查盘两广粮储,升兵科左[3]。
正德三年(1508年)十月升任户科都给事中,出为保定府知府,六年正月升山东左参政,八年正月升福建右布政使,九年正月升云南左布政使。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兼理军务。平定清平苗阿旁、阿阶、阿革叛变,十四年七月改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4]。
明世宗即位,十六年(1521年)六月召为户部右侍郎,嘉靖二年十一月升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十二月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三年九月升南京户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四月,秦金罢免,召邹文盛代任。七年十二月乞归。十六年七月卒,赠太子少保,谥庄简[5]。
Remove ads
著作
著有《琐围奏议》、《黄山遗稿》等。[6]。
- 《寇公祠饯江编修还蜀》[6](明·邹文盛)
名在当时虏亦知,北门锁钥寄安危。 摧锋聊试千钧弩,补衮应须五色丝。 奸骨已消炎海瘴,忠魂犹托渭川枝。 雷崖咫尺还相遇,天道分明可再思。
- 《江中凯旋为伍松月赋》[6](明·邹文盛)
中丞执法统江防,文武才兼孰短长。 石浦昔曾占宅相,松滋今已破天慌。 勤王事业真轰烈,报主忠诚正激昂。 考最不须离信地,殊勋多日纪旗常。
- 《请给寇公祠祀典疏》[7](明嘉靖七年)(明·邹文盛)
户部尚书臣邹文盛谨奏,臣原籍湖广公安县,境内有宋臣忠愍(mǐn)莱国公寇准祠堂一区,史志所载,故老所传,盖谓准自雷州丧还,道出公安,邑民插竹迎祭,后复生笋成林,即立庙祭祀。以羽流主祭事,号竹林道院。宋南渡后,孟珙制置荆襄,于道院东南筑书院,以处四方流寓之士,祀准于内,因名竹林书院。理宗亲洒宸(chén)翰,书额赐之,本朝改书院为儒学,而道院仍旧。数百年来邑人岁时致祭,率以为常。臣按宋史本传,准事太宗、真宗,朝为相,忘身殉国,如寿王之立,澶渊之议,是其功之大者,余不能悉数也。及遭谗而死,感民吊祭,能使既斩之竹含生出笋,盖其忠诚义气有以动天地,孚草木,非偶然而之故也。今祠字虽存,而仪文不备,伏望陛下追念忠贤,祭需等项,定立品式,每岁春秋,县官举行祀事,永为定制,实天下为臣子者之大功也(部覆如议行,后有司遵行之)。
- 楹 联:寇公祠(公安县斗湖堤镇)[7] [明·邹文盛]
奸骨已消炎海瘴,忠魂犹托渭川枝。
Remove ads
亲属
曾祖邹仕旻,赠户部尚书;祖父邹涣,赠户部尚书;父邹镰赠尚书。母易氏。具庆下[8]。
子邹廷泽以父荫任铜仁府知府[6]。 子邹廷济以父荫袭锦衣卫百户[6];邹廷济后以曾孙邹之有贵封赠太子太保[6]。
延伸阅读
[编]
《国朝献征录·卷之二十九》,出自焦竑《国朝献征录》
《明史卷一百九十四》,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