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邓文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邓文来(1931年2月14日—2005年5月8日),别号孟湘,笔名沙雁、樵隐、顾向、南樵台湾作家

事实速览 邓文来, 台湾作家 ...

生平

湖南省醴陵市人,空军通信学校气象班,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

1956年开始文艺创作之路,最初写诗和散文。创作之外,邓文来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及文化服务,擅长写边疆小说。

1957年在宜兰机场空军气象站服役、[1]开始接触第一份编务工作,担任《宜兰青年》(后改名青年生活)的编辑(1965年出任主编);后担任《妇友》月刊执行编辑、《中华文艺》主编、秘书等。[2]

1972年开始,担任华欣文化中心成立的“退伍军人文艺工作者联谊会”副总干事,为军中退役作家与艺术家服务。曾任华欣文化中心出版部主编、“中兴奖学金”委员会执行秘书、“华欣书局”经理,及中国作家学会理事、青溪新文艺学会常务理事等。[3]

荣获救国团全国青年文艺篇小说奖、中国文艺协会中国文艺奖章小说创作奖、国军新文艺短篇小说金像奖、散文铜像奖及光华文艺奖等。

与他共事二十年的作家司马中原忆道:“文来终生服务他人,并引为乐事,这正是他最可贵的品德。” 司马中原称其短篇作品“多取自边疆,充满浪漫的气韵”,“文坛上对于这位风度翩翩的湘籍才子都刮目相看,并赠他一个绰号─哈萨克”。[4]

2005年5月8日病逝于台北国泰医院,得年75岁。

Remove ads

创作风格与特色

邓文来创作文类以散文、小说为主。小说充满边疆风光,旷野、牧马、狂风沙,辽阔的想像力接承历史的粗犷美。散文也细致柔美,有思乡的游子情怀,对人间悲欢离合亦有深刻的呈现。[5]

作品

散文

  • 《佩刀》〔1957〕
  • 《山河恋》〔1969〕
  • 《望乡曲》〔1971〕
  • 《斜阳外》〔1974〕

小说

  • 《轻烟》〔1967〕
  • 《霜夜》〔1967〕
  • 《秋歌悲笛》〔1968〕
  • 《边城恩怨》〔1968〕
  • 《漠野风云》〔1970〕
  • 《烟之外》〔1971〕
  • 《洛水潇潇》〔1972〕
  • 《春潮》〔1974〕
  • 《大漠苍苍》〔1977〕
  • 《霹雳行》〔1983〕
  • 《鹰愁村》〔1983〕
  • 《弄月山庄》〔1984〕
  • 《牧歌》〔1991〕
  • 《雪狐》〔1991〕

散文、小说、合集

  • 《邓文来自选集》〔1977〕

荣誉

  • 救国团全国青年文艺篇小说奖
  • 中国文艺奖章(第12届1971年小说创作奖)
  • 国军新文艺短篇小说金像奖、散文铜像奖、光华文艺奖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