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郑善禧

台灣畫家、教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郑善禧(1932年-),是一位台湾画家、书法家、教授,出生于福建漳州,1950年移居台湾,曾任台中师专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荣誉教授。他的台湾水墨画被认为兼具台湾本土色彩与传统诗、书、画的涵养,同时又有西洋绘画的造形、色彩,并含蕴了来自民间艺术的俚俗野趣[1]

事实速览 郑善禧 Zheng Shan-xiCheng Shan-Hsi, 性别 ...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时期

1932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石码镇。父亲郑良琳为商人,喜好收藏古董、陶瓷,且写得一手好字,郑善禧自幼临摹父亲的书法。后来父亲请画师为他们父子画画,开启了童蒙时期郑善禧的绘画意识。其后郑善禧就读西湖小学,接触到丰子恺的漫画、各种的民间工艺,都给予他不少的影响[2]。1950年,家乡沦陷后渡海来台[2]

渡海来台

1950年离乡来台,考取省立台南师范学校(今国立台南大学)第一届美术师范科,毕业后任教于嘉义县民雄国校及水上国校等[1]。1957年考取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艺术系(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并跟随溥心畬林玉山黄君璧廖继春等名师学习[2]。1960年毕业,到省立台中师专(今国立台中教育大学)任教。1965年,以〈风雨归牧图〉夺全省教员美展第一名,之后陆续获得了六次全省性美展国画组第一名。1968年,获第9届中国文艺奖章国画奖,翌年于省立博物馆(今国立台湾博物馆)举行首展[2]

个展结束后,他旅居纽约,参观各地博物馆考察美术,次年于美国康州举行小品展,后取道⽇本返台,并于罗昆芳女士结婚[2]。回国后,郑善禧仍回台中师专任教并升任教授。在1974年,郑善禧同时兼任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夜间部国画课[注 1][2]

1970年代,台湾政治情势在外交上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使台湾社会与文化界人士激起一股危机与自觉意识,台湾美术界开始盛行乡土写实绘画[3],郑善禧也在这波台湾美术乡土运动中受到瞩目,郑善禧的“台湾山”[注 2]画作也在70年代受到了推崇[2]

师大任教

1977年转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之后接任林玉山老师花鸟走兽的写生教学[2]。1979年,郑善禧参加在东京都美术馆的亚细亚现代美术展[4]。70年代由于电视上播出布袋戏剧集的流行[注 3],善于从民间艺术取材的郑善禧,开始以民间艺术特有的朴拙与艳丽色彩入画[2]。1980年,任第9届全国美展国画组审查委员,与廖修平、蒋健飞、陈瑞康在美国纽泽西举行四人展[5],并出版首部绘画专集《郑善禧画集》。其后郑善禧游印度尼泊尔写生一个多月,除了锻炼绘画的功夫,也扩大了文化艺术视野、拓展了见识[2]

80年代郑善禧除了在教学、绘画创作以外,他也开始画瓷,他的彩瓷作品,不像他创作水墨时那般以理性擘画,以开放、随性地交杂揉和,用笔、用色皆自由奔放,以绘画上的经验融入画瓷[1]。1986年出版了《郑善禧彩瓷画集》[5]

退休

1991年7月,郑善禧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更全心投入创作[1]。郑善禧也四处游历,包括俄罗斯北美巴黎伦敦新疆北京等地,他到处畅游,经过几次壮游洗礼后,郑善禧画了许多气势恢弘的大画,画中场景都是辽阔的境界[2]。1993年于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郑善禧书画特展”;1995年参加由台北市立美术馆与巴黎台北新闻文化中心所办的“台湾当代水墨画展”[5]

1997年,郑善禧获得了第1届中华民国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家文艺奖[4]。1999年,参加国立历史博物馆与巴黎台北新闻文化中心所办的“水墨乡情展”。从2002年到2013年,郑善禧获邀台北市立美术馆制作版印年画,历时十二年,他的年画是从民间艺术木雕、剪贴等工匠艺术入手并融入到年画中[6]。郑善禧晚年热衷写书法,在七十七岁时首度开画法个展[注 4],在八十一岁时又开个展[2],高龄的郑善禧仍然乐在书写。2017年,郑善禧获第36届行政院文化奖[7]

Remove ads

创作理念

郑善禧出身于美术教育的专业养成,却自幼即对于民艺风土有著根深柢固的坚持,他认为民间艺术来自于一个民族智慧的长年累积,更是真正与生活相结合的媒材,可以看见其中的真实、勤劳与淳朴[8],节录郑善禧1993年的文章[2][9]

作品风格

郑善禧的“台湾山”,从写实的精神出发,捕捉他所看到的台湾山水的自然与真实的面貌,探索国画与台湾特殊地理环境的关系,他以写生的观点入画,撞开一条通往“台湾山”狂涂乱抹的山水画之路,接续了传统“写生”的写实精神[2]

因为郑善禧自幼受民间美术的缤纷色彩及造型所影响,常将民间艺术的蓬勃生命活力注入创作,产生一种朴拙、雅俗一体的独特风格,他善于刻画台湾的季节、风土与人文,逐渐形成浓墨重彩的绘画面貌[1]

获奖记录

  • 1951年 第2届台南市美展特选
  • 1952年 〈孔庙一角〉获台南市美展第二名、全省学生美展高中大专组图案第三名
  • 1955年 以〈孔夫子〉立像入选全省教员美展
  • 1952年 台南市美展第二名
  • 1964年 〈山楼观瀑〉与〈红叶群鸡〉入选台湾全省教员美展
  • 1965年 〈风雨归牧图〉获全省教员美展国画组第⼀名、〈闲话桑⿇〉获第20届全省美展国画组第⼀名、〈繁华满眼〉入选第5届全国美展
  • 1966年 〈逆水行舟〉获全省教员美展国画组第一名
  • 1967年 〈观枫图〉获全省教员美展国画组第二名、〈草堂叙旧〉获第22届全省美展国画组第一名
  • 1968年 中华文艺协会第9届奖章国画奖、〈白云青山〉获全省教员美展国画组第一名、“俯瞰清流”获第23届全省美展优选
  • 1969年 〈怀古〉获台湾全省教员美展国画组第一名
  • 1978年 《剪贴》一书获中华民国民俗艺术“金爵奖”
  • 1997年 中华民国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家文艺奖美术类(第1届)
  • 2006年 获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荣誉教授
  • 2015年 获颁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杰出校友(第15届)
  • 2017年 获颁行政院文化奖(第36届)
Remove ads

著作与作品集

  • 郑善禧等编. 《中學美術》. 三友出版社. 1964.
  • 郑善禧. 《剪貼》. 台中市: 台湾省立台中师范专科学校. 1974-08.
  • 郑善禧. 《玩具圖冊》. 台北市: 艺术图书公司. 1979.
  • 郑善禧. 《鄭善禧畫集》. 台北市: 艺术图书公司. 1980-10.
  • 郑善禧. 《鄭善禧作品選輯》. 台北市: 艺术图书公司. 1981-04.
  • 郑善禧编绘. 《布娃娃的悄悄話》. 台北市: 教育厅. 1982.
  • 郑善禧. 《鄭善禧彩瓷畫集》. 台北市: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6-03.
  • 郑善禧. 《鄭善禧作品選集》. 台北市: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9-12.
  • 郑善禧等. 《漢字書藝大展》. 台北市: 蕙风堂笔墨有限公司. 2005-05. ISBN 978-986-76-7845-4.

画展

更多信息 年份, 展览 ...
Remove ads

传记与相关作品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