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里港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里港城
Remove ads

里港城,原称阿里港城,位于今台湾屏东县里港乡,于1835年兴建,但只有南门保留到日治时期,后于1936年拆除,仅有留下南门与北门的门额,现存于里港公园[1][2]

Thumb
吕岳德政碑,下方基座有里港城门额。

沿革

里港地区在乾隆廿九年(1764年)已发展成“阿里港街”,主要以闽籍移民为主,道光十二年(1832年)嘉义县发生张丙事件期间,有闽南人许成在凤山县角宿庄举事响应,而由于他以“灭粤”为号召,导致凤山县境内闽客关系紧张,后来有客家人李受假借六堆义民的名义攻击今屏东平原的闽人聚落,阿里港街亦受到攻击[1]

事件平息后,阵亡的闽南人被合葬于今里港乡大平村北门埔的“万人冢”,俗称“红庙”;客家人则被合葬于北势街东边王爷庙斜对面的墓冢,俗称“白庙[1]。此外客家人被迫搬离阿里港街后,闽客关系依然相当紧张,基于安全考量遂有筑城之议,由蓝见元(蓝鼎元五世孙)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面号召当地仕绅并负责督工[1]

日治时期以后闽客关系缓和,里港城城垣已经残破,不具防御意义,仅有南门较为完整,但后来昭和十一年(1936年)10月15日拓宽道路时将南门拆除[1]。而后里港城所留下来的主要遗迹为南门与北门的门额[1][2]

Remove ads

建筑

里港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使用恒春的硓𥑮石筑成,高一丈,宽一丈五[1]。城垣则是用刺竹围成,并有二尺深的壕沟围绕[1]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