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1],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1936年3月提出的蓝图,提出要在中南省份(湖南、湖北、四川)创设工业原材料基地,为逼在眉睫的日本侵略做准备。计划由德国军事顾问团帮助下定稿。因为获纳粹德国的资金和技术,1936年6月落实为中德三年计划。[2]精研中德关系史的学者柯韦林(William C. Kirby)称之为“国民党的大跃进”。[3]
历史
1930年1月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投资2亿元用以建设发电、钢铁、化工的五年计划;1932年继任实业部长陈公博提出投资16亿以建设冶矿、机械、汽车的四年计划。由于资金短缺,均为空谈。至1936年3月才由资源委员会第一次提出财政上可行的蓝图[4]。预计投资2亿7,100万元法币。蓝图主要由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钱昌照负责。
相关条目
引用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