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5]是汉字文化圈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一词始见于三国时期,因《易经》中“九九”两阳数相重,故名“重阳”,在唐代,唐德宗在位时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重阳节开始成为正式节日。中国民间素有在重阳节登高、祭祖及祈求丰收等习俗。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定的老年节,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祝福健康长寿的含义。
Remove ads
由来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如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桓景听从费长房警告在九月九日家中当有灾祸,应该急忙逃走、以盛满茱萸以系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于是桓景便在该日举家登高山,晚上回来发现鸡犬牛羊全部暴死。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 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凌虐致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王勃比之为“孟学士”,一说是孟匡朝)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Remove ads
风俗
公众假期
为弘扬孝道,香港政府在1977年应本地华人社群的要求,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期,澳门亦跟随香港政府,将重阳节定为公众假期。故此在两岸四地以至全世界,香港及澳门是少数会在重阳节放假的地方(中国内地重阳节则不放假)。
重阳节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众假期。香港会在这天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阵亡军人(原重光纪念日仪式)。2012年6月26日,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6] 。
名人诗赋
-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九月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现楼西。”
- 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松尾芭蕉:“草の戸や 日暮れてくれし 菊の酒”、“山中や 菊はたおらぬ 湯の匂”(《奥之细道》里对山中温泉的赞赏;中文翻译:草门和黄昏时分的菊花酒,山中和菊花散发著稀疏的温泉气息。)
图集
-
香港柴湾坟场重阳扫墓
-
香港柴湾坟场重阳扫墓香烛祭品
-
香港柴湾坟场重阳扫墓点香烛的香港市民
-
香港市民重阳节于柴湾坟场扫墓
-
东莞重阳祭坟施放炮竹
-
东莞重阳祭坟施放炮竹和烧纸钱灰烬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