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刚界曼荼罗
佛教密宗曼荼羅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刚界曼荼罗(梵文:Vajradhātu Mandala),是依据金刚乘(Vajrayāna)密教根本经典《金刚顶经》(Vajraśekhara Sūtra)而制作或绘画的坛城(Mandala)。整个曼荼罗由九会组成,所以又叫九会曼陀罗。[1]


金刚界曼荼罗的四边对应四方:上西,下东,左南,右北[2],又称为西曼陀罗、果曼陀罗、月轮曼陀罗。[1]
金刚界曼荼罗与胎藏界曼陀罗(梵文:Garbha-koṣa-dhātu Mandala)并称为两界曼荼罗。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密法,是唐密、东密、台密的两大根本教法。
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释义
九会有两种旋转次序,第一种是由中央的成身会开始,顺时针螺旋转到右下方的降三世三昧耶会,依次为成身会(1),三昧耶会(2),微细会(3),供养会(4),四印会(5),一印会(6),理趣会(7),降三世羯磨会(8),降三世三昧耶会(9)。这种次序,叫做“从果向因”,代表大日如来由佛境而出诸多功用,教化、调伏众生。[12]
第二种次序,是由降三世三昧耶会开始,逆时针内旋至中央的成身会,这叫做“从因至果”,代表从凡夫一路修行至佛果。[13]
Remove ads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