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凤汉

北韓醫科教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鳳漢
Remove ads

金凤汉朝鲜语:김봉한,1916年—约1966年)是朝鲜平壤医科大学教授。曾于1962年获得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共和国人民奖[1]

事实速览 金凤汉 김봉한, 出生 ...

简历

金凤汉生于1916年[2],并于1946年在首尔大学拿到医学学位[2]韩战爆发后,金凤汉只身从韩国前往朝鲜[3],他的家人则留在韩国[4]。在到达朝鲜之前,金凤汉曾经是韩国民主党的党员[4]

金凤汉曾任平壤医科大学教研组主任。1960年,金凤汉宣称发现了穴位“小体”,朝鲜当局为此成立了“经络研究所”。1963年,金凤汉在《朝鲜医学科学院杂志学报》(Journal of the DPRK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第5期上发表了《On the Kyungrak system》的论文,这篇论文长达40页,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Bonghan duct)和“表层凤汉小体”(Bonghan corpuscle)。

此次发现震惊全球医学界;1963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日报》立即将全文发表在报纸上;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副教授藤原知组织了研究小组,进行重组回溯性实验研究,但经过大量实验之后并未发现“凤汉管”和“表层凤汉小体”的确实证据;奥地利的组织学权威 Von Kellner G 在同类研究之后指所谓的“凤汉小体”只是一种胚胎发育期残留下来的小器官,不可能有所谓的经络功能。1966年,经络研究所关闭,金凤汉就此失踪,据传他因拿不出具体证据而跳楼自杀[5]。近代首尔大学教授苏光燮(Kwang-Sup Soh)等人肯定其研究观点[6][7],但仍有争议。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