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钓野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钓野伏据传是日本战国时代九州战国大名岛津氏常用的战法,而大友氏配下的立花道雪吉弘统幸等武将亦传闻使用过类似的战法。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概要

在野战中把全军分成三队,其中两队在事前于左右埋伏,然后捉紧时机从三方把敌人包围并歼灭。首先中央部队要挡在敌人正面,假装败走并后退,这就是名字中的“”(釣り),然后敌人为了追击而前进,再被左右两侧的伏兵袭击,这就是“野伏”(野伏せ),此时假装败走的中央部队反转并展开逆袭,从而完成三方包围。

基本上是为了以寡兵歼灭兵数比自己多的对手,中央部队的兵力必然比敌方部队的兵力少,因此是难度非常高的战法。

这个战法的要点是引诱敌方的中央部队。在战场中退却时非常容易陷入溃走状况,而为了让敌人没有警戒,必须显示出自然的撤退。为了实行这个困难的军事行动,必须要有高度训练和士气高昂的士兵,再加上拥有优秀战术能力和能够冷静地分析状况,以及与士兵有强烈信赖关系的指挥官。

而且在实际上此战法不限于在适合埋伏的地形与敌方交战,在任意地点中,引诱敌人失败的情况亦经常发生。在这种场合,作为伏兵的侧面部队需要在战场迂回行动,从而包围并突入敌方部队的侧面。在没有太多诱敌部队的情况下,其他部队亦需要有非常高的能力。虽然是非常华丽的战法,但是成功的事例相当缺乏,这亦显示了这种战法的难度很高,就连岛津家部分战事也被误传使用此一战术。

岛津氏在初期的合战中就使用了钓野伏把敌方包围并歼灭(木崎原之战等),后来积极使用此战法,差不多在所有野战中都企图以三方包围的方式歼灭敌人。在江户时代岛津氏相关纪录描述在耳川之战冲田畷之战户次川之战等重要合战中获胜都采用钓野伏战术,但在日本战国时代的纪录中却存有争议。

Remove ads

类似的例子

日本战国时代中,大友氏家臣立花道雪高桥绍运都用过类似钓野伏的战法,两人联手在天正6年(1578年)12月3日的柴田川之战中击退秋月种实筑紫广门。在天正13年(1585年)2月至4月23日之间亦在久留米合战中数度把龙造寺氏筑紫氏秋月氏等肥筑连合军击破。而道雪配下的由布惟信小野镇幸亦在天正年间的宗像合战中以独自的判断而使用了此战法而把宗像军击退。

立花宗茂文禄庆长之役中与朝鲜军和明军对阵中亦有使用过类似战法。文禄元年(1592年)6月26日于朝鲜京城北方的朝鲜军驱逐战、文禄2年(1593年)1月10日为了救援小西行长,与弟弟高桥统增联手把明朝追击军击退的龙泉之战、6月14日与小早川秀包联手与明朝的刘𬘩配下将军的晋州城北之战庆长3年9月的第二次蔚山城之战中,为了救援加藤清正而向蔚山进军,途中设置伪装的夜营而欺骗明将麻贵,以钓野伏战法将其包围并击破;就像这样在实战中被活用。


筑紫惟门亦于永禄2年(1559年)[1](一说为永禄7年(1564年)[2])4月2日(或5月2日[3]),在筑前侍岛与大友军交战,采用类似“钓野伏”之战术,击杀问注所鉴丰[4]问注所鉴晴[5]小河鉴昌[6]佐藤刑部星野鉴泰犬冢尚家田尻种廉田尻种益田尻种任麦生民部大辅麦生兵部少辅兄弟等筑后国人众,以铁炮迎击并击溃大友军[7]。 永禄10年(1567年),惟门与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秋月种实宗像氏贞等人共同举兵,于7月11日在侍岛及五ヶ山城再次与大友氏交战[8]。虽然面对大友家臣斋藤镇实的进攻时,再次使用钓野伏式战法,使敌军遭受二百馀名死伤,但最终仍在7月27日以自尽的形式将家督让予其子筑紫广门,并呈上降伏请愿与人质筑紫荣门,向大友军屈服[9]

志贺亲次更在天正14年(1586年)10月22日的冈城滑濑口攻防战中使用此战法,击退了很擅长钓野伏的岛津军。

吉弘统幸也于庆长5年(1600年)9月13日,在被称为西之关原之战石垣原之战中,以此战术痛击黑田孝高的军势使之造成损兵折将的大损害。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