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锦鲤疱疹病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錦鯉疱疹病毒
Remove ads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 KHV),又称鲤鱼疱疹病毒第三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 CyHV-3),是异疱疹病毒科鲤鱼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以鲤鱼宿主,是造成鲤鱼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之一[1]

事实速览 锦鲤疱疹病毒, 病毒分类 ...
Remove ads

病毒学

锦鲤疱疹病毒的基因组长295kb,大于多数疱疹病毒的基因组,可编码156种蛋白质。此病毒散播的方式多为水平传播英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亦即被感染的鱼透过水将病毒传给周围个体,过去曾认为病毒是由进入鱼体内,但后续研究显示病毒应是是透过鱼的皮肤感染[2]。感染后有7–10天的潜伏期,之后症状包括皮肤上长出疱疹、眼部凹陷、呼吸频率加速、行动方向混乱、鳃出现白色斑块等,症状出现后1–2天鲤鱼便会开始死亡[1]

锦鲤疱疹病毒的活性与水温有关,在摄氏16度至25度间活性最高,水温超过摄氏30度或低于13度时,病毒会进入休眠状态(低温中被感染的鱼可能成为储蓄宿主[3]。有些个体感染后可能有数个月都没有出现症状,直至水温改变时才使病毒活化而出现症状[1]。除了鲤鱼外,此病毒亦可感染鲫鱼草鱼丁鱥,但不造成症状,因此这些物种可能为储蓄宿主[2]

发现

1997年至1998年间,德国养殖的鲤鱼爆发疱疹病毒疫情,1998年美国以色列亦爆发疫情,随后英国1996年鲤鱼大量死亡留下的样本亦检测出此病毒。北美洲、亚洲、欧洲、南非等地皆有锦鲤疱疹病毒的疫情[1],在多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仅有南美洲澳洲北非没有出现疫情[2]

生物防治

2016年,澳洲政府宣布将于墨累-大令盆地的河流投入锦鲤疱疹病毒,以减少该地外来种欧洲鲤的族群数量[4][5],但有学者担心此举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例如病毒有感染其他原生鱼类的疑虑,以及鲤鱼的大量死亡可能影响水鸟等以其为食的动物,也会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6][7]。截至2019年10月投放病毒的行动尚未定案[8]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